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09章:找到菱镁石 阅读设置

第109章:找到菱镁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总管刘义领了刘璎的令去整顿火药作坊,他也知道正是用护庄队的时候,火药的事家主都盯着,他丝毫不敢敷衍而是努力监督执行。

    他到了作坊首先给他们定规矩,从原料到加工都列出几条,并且名言:做出合格的火药有赏,不合格则罚。

    加工的场地要改进,四面敞开的棚子不行,要封闭,墙壁要建起来,当然也要兼顾通风。为了通风排尘,在屋顶最高处开天窗,当然天窗也要挡风挡雨。

    这时候没有电风扇,没有除尘器,唯有自然通风。如果老天不作美,没风,那就只能多念叨几句佛祖保佑!

    室内地面全部铺一层水泥砂浆,形成水泥地面,干净利索。人们进出工棚要换鞋,不要把室外的灰尘带进来。

    更重要的是对原料筛选更严格,明眼可见的杂质都要剔除。

    总之,定出一整套的规矩就是为了出产更纯净的火药。刘义给他们一支火铳,刘义说:“至少打三枪不用擦枪膛,否则就不合格。”

    这个要求有点高了,古代的火铳都是打一枪必须擦枪膛,如果能连续打两枪就是巨大的进步了。在枪膛里直接燃烧黑火药,不污染枪膛几乎是不可能的。

    能不能造出更好的火药,能不能减少擦炮的时间,还要等等看,到新的火药出来时看看效果。

    。。。。。。

    三月初,去山东的展七雄终于回来了。

    展七雄是去年八月离开包家寨的,因为自家的船只都小,不能出海,所以他们要雇用船只,为此耽搁了时日,到九月才从温州雇到了一条合适的船去了山东。从哪个时候算整整用了半年时间。中国很大,古代更是交通不便,所以放到古代说,这一趟出差时间还不算长。

    能安全回来让刘璎很高兴,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不辱使命,从山东带回来菱镁石。今天他来见刘璎复命,手里就提着布包,里面是几块菱镁石。

    展七雄一进书房就跪下去叩头:“大少爷安!”

    刘璎赶紧上前拉他起来:“七雄不必如此大礼,你能平安回来我就很高兴,坐下说话吧。”

    展七雄先把布包放桌子上打开,拿出菱镁石给刘璎看。他没敢做客位的椅子,而是搬了一个凳子在下首。刘璎拿起矿石仔细端详,没错,这就是菱镁石,与他前世在工厂里见到的一样。

    “好,好!带回来多少?”

    “按大少爷的嘱咐,带回来一千多斤,在山东那边商铺的库房里还有存货,随时可以运回来。”

    刘璎:“哦,商铺也办好了?”

    展七雄:“是的,既然找到了矿我们就在城阳县码头旁买了一间铺子,门面不大,有三间,后面有库房,院子还挺宽敞的。”

    刘家在城阳建一个商铺,目的主要是为了这处菱镁矿,是取得矿石的一个立脚点。需要多少矿石,到商铺的仓库里取就可以了。

    这里所说的码头,其位置就是现代里的青岛,但是此时没有青岛这个城市,这地方属于城阳县,所以只能叫城阳码头。

    此时“青岛”的地名还是有的,那一处海湾里有三个突出半岛,名字依次是青岛、红岛和黄岛。后来发展为大城市并命名为青岛是近代的事情了。

    “找矿的事顺当吗?”

    “开始不太顺,可总算找到了。这半年时间的大半都耗费在找矿上了,这还是得益于大少爷给出的地点比较准确,即便如此,那片山区也有方圆二三百里,是好大的一片,并且山路难行,所幸的是我们没遇到大的危险。都说是山东出强人,可我们没有遇到。”

    刘璎:“人生地不熟的你们可找了向导?”

    展七雄:“是按大少爷的嘱咐,我们雇佣了向导,也雇了保镖。”

    刘璎想,山东土匪多,他们能平安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是贫瘠的山区里人烟稀少,没有人口强盗土匪抢谁去?他们也不好生活嘛,所以那一片荒山人少强盗也少。其二是除了商铺伙计之外展七雄他们还有八个人,又雇用了几个向导保镖,合起来十几个人。他们带的武器齐全,小股土匪不敢惹他们。其三是雇佣了保镖,这就类似于镖局的作用,这些人都是地头蛇,有黑社会的性质。

    总之,没出意外总是好的。

    展七雄又说道:“找矿的两个工匠虽说也是有经验的老手,可是他们并没见过菱镁石,只是对照手里的图样和大少爷事前教导的来找矿,所以也颇费一番周折。第一遍走过去就没找到,又跑出去很远还是一无所获。我说:这么找可不行,大少爷指定了地点一定是有理由的,不能走远了,还是回头再仔细找。结果还是我说对了,第二遍仔细地找,终于找到了。对照大少爷给的图画仔细比对,大伙都认可这就是菱镁石。”

    由他的话可知,他对刘璎的相信到了迷信的程度。不过这也对,刘璎具有现代的知识,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刘璎问:“那处矿场是如何处理的?”

    展七雄答道:“那处矿场周围都是荒山野岭,因此是无主之地。山东并没有大乱,城阳的县衙门还在,我们就去了县衙,找主簿师爷取得了地契。我们花五十两银子买了一条山沟,按面积少说也有五六百亩。大少爷,这是我自作主张了,不算贵吧?”

    无主之地就是官家的,要地契就得从官府手里买。没人要的荒山,有人肯花银子官府当然乐意了。

    刘璎:“按说荒山没人要,不值钱,那位师爷是故意赚咱们的钱。不过这矿场对我们有用,就不要说贵了。你办得的对,花些钱堵住官府的嘴巴,让我们少麻烦。看守矿场的人可有?”

    展七雄:“回大少爷,那个山沟外面有个小村子,我找了这个村子里最富裕的一个人家,算是小地主吧,我把这条山沟托付给他照看,每一年许他十两银子的操心费,他很高兴地应承了。银子给的多了点,可总比派专人管理节省多了。”

    刘璎:“不多,不多,一个月还合不上一两呢。这是个常年闲置的矿场,总要有人看管才好。”

    展七雄:“因为事前大少爷有交代,说带回来一千斤矿石就够用了。所以我们也没雇人,就我们这几个人用了两天功夫就采集到一大堆矿石,雇佣马驮子运了三天,都存到商铺里了,我们带回来的是少一半。”

    因为需要量不大,如果矿石质量没问题,这处矿场已经足够用了。

    刘璎又问:“矿场距离码头有多远?道路可好走?”

    展七雄:“这矿场离港口有七八十里的样子,周围的村子很稀少,因此,虽然有路,但是山路狭窄不平,马车不能走,独轮车都不能走,只能用马驮子驮运矿石。如果是好天气,快点走是一天的行程。”

    刘璎:“出门在外你学认字的功课没耽搁把?学习不能偷懒。”

    展七雄笑着答道:“谢大少爷教导,我知道大少爷是为我好,每天都在学。商铺掌柜的就是识字的人,这半年就是跟他学的。现在千字文都学完了。”

    刘璎:“好好,明天你去找刘总管领赏银,每人十两,给你加双份。旅途劳累,所有人都放假三天,休假后,把菱镁石运到矿场去。”

    “谢大少爷赏!”

    “你现在就把那两个找矿的工匠叫来,我还有话。”

    “是,他们都在外面候着,我这就去叫。”

    ……本作者的《明末强国梦》已完本,欢迎阅读。

    刘璎找哪两个工匠为的是保密的事情。球墨铸铁的技术难度不大,关键就是加入菱镁石。长远地说,这项技术也是要普及的,对整个国家有好处。但是暂时还需要保密,这是因为刘家的底子还薄,还需要原始的积累,说奉献还太早,还缺乏基础。

    保密的办法也比较容易,因为菱镁矿不是很普遍,菱镁石的名称、产地,都保守机密就行了。因此,菱镁矿石就需要专人管理。

    刘璎嘱咐展七雄和那两个工匠,在矿场设专用仓库,严加看管,除了这两个工匠,其余的人禁止入内。矿石使用时候都要彻底粉碎,其他人就看不到菱镁石的外形了。

    去山东取矿石也是他们的差事,以避免更多的人介入。

    当然了,担当了保密的责任就要有报酬,这两个工匠都领取最高的月例银子(薪酬)。

    刘璎的这些安排让工匠们都很高兴,多赚钱哪有不高兴的。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