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40章:水 阅读设置

第140章: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北竿岛视察的结果很理想,可刘诚的一句话提醒了刘璎,他想到很多问题,可是竟然忽略了水源,还以为这是大陆上吗?大陆上到处都有水,河水、湖水、井水都是水,只要不是沙漠就不会缺水。可现在是在海岛上啊?而且是很小的岛,水源就不能不考虑了。

    他们重新登船,继续环岛航行,以求了解岛屿的全貌,余下的路程上除了发现一些岛礁之外再没有新的重要发现。

    刘璎吩咐刘亚辰,说找个人家多的地方上岸,他要了解岛屿上的民情。于是船又转回到岛屿的西边,见到有渔船的地方就靠了岸,岸边已经聚集了几个人站在那里看热闹。

    岛上人不多,很少有陌生人来,今天来了一艘不认识的船,就会引来人们围观。

    刘璎他们登岸的目的就是了解民情,所以就主动打招呼,还主动自我介绍。刘诚对围观的人们说:我们是来这里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

    这么偏僻的岛上哪有什么生意呀?如果有人能开个杂货铺那倒是求之不得。

    是啊,总要有个合理的托词。总不能说:“我们是旅游来了,来个农家乐散散心!”

    此时的平民百姓可没有旅游这一说,那会被看成的精神病,哦,对了,古人叫疯子。

    刘诚刘璎等人都主动找人说话,东问西问的不外乎都是生活过日子的事。比如气候怎么样?是不是常下雨?有没有强台风?房屋能承受暴风雨吗?问他们吃的如何?有粮食蔬菜吗?

    如此等等的问题,都很琐碎,实际上刘璎真的是很关心这些,因为他已经下决心把重心迁移到这个岛上来了。这些生活琐事将是他明天面临的问题。

    并且不是刘璎一个人,也不是几个人迁移到岛上,而是几百人,将来甚至有数千人。这么多人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日常生活是必须考虑的,人总要吃放穿衣,甚至还有精神生活,一样都不能少。

    刘诚刘璎一边与人们说话一边向村落里走,他们要实地查看。其实叫村落也很勉强,因为稀稀拉拉的没有多少民居。

    终于问到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刘诚问:“老乡,你们喝的水是井水还是河水呀?”

    村民回答:“都有啊,先生你看,那边不是一条河吗?我们就喝那里的水。可是这里的河水存不住,经常就干了,特别是到了冬天,没水的时候多。您看,现在那河就是干的,一滴水都没有。河里没水就要用井水了,那边有一口井。”

    现在是一月,是初春,冬天刚过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是少雨的天气,没有雨水河就干了。

    刘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说:“没看到水井啊。”

    村民:“有二里地呢,当然看不到,好几个村子都用那口井。也不知道是谁打的井,好多年了。”

    二里就是一千米,那么远去打水,够辛苦的。

    刘诚问:“井水怎么样?”

    村民:“那当然没有河水好了,河里没水才去那里。现在我们喝的就是井水。”

    刘诚:“井水有那么难喝吗?”

    村民:“先生你要想知道这还不容易?我给您端一碗来你尝尝。”

    已经到了这个村民的家门口,那村民进去打水,转身提着一个水壶端着一个碗就出来了。他倒了一碗水递给刘诚说:“先生您尝尝。”

    刘诚端碗喝了一口,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还咧着嘴。站在旁边的刘璎也接过来喝了一口。有前车之鉴,他没多喝,浅浅地抿一小口尝滋味。他倒是没吐,咽下去了。只觉得苦涩难当,与海水没多大区别。

    刘璎说道:“这不是海水吗?”

    村民:“小公子,怎么是海水呢?海水还能喝吗?我们常年就喝这个水。苦涩,但是不至于得病啊。您看看这水壶,烧开了也去掉盐碱啦。”

    刘璎拿起水壶观看,这壶是用铜打造的,分量很重,掀开壶盖,里面是很厚的、白色的水垢,是水中矿物质在烧水过程中挂在水壶里的。看着厚厚的水垢,刘璎知道这水井含盐分大,或者是被海水渗透了。

    地下水是地面雨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的河流湖泊,水应该是纯净的。但是海岛地下结构容易被海水渗透,于是添加了海水的成分,就成了这个样子。毕竟还是地下水,与海水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还可以勉强做饮用水,可以喝,但味道苦涩。

    地下水也像地面的河流湖泊一样,大多都是连通的,由此可以推想,这里的地下水极有可能都被海水渗透了,想打一口好井极不容易,甚至不可能。

    想到这里刘璎的心里忧心忡忡。他知道河流如果落差大,河道里就存不住水,岛屿很小,河流也就很短,流过几百米几千米就入海了。因此下雨的时候河里有水,雨过后用不了多久河底就干了。

    还有地下渗漏的问题。既然井水被海水渗透,那就说明这里的地质疏松,河道里的水也会大量地渗入地下。

    总之,这里的河水难于利用。这真是个大问题呀。

    刘璎问道:“老乡,这岛上就没有湖泊吗?如果有湖水是不是可以在湖边安家呢?那不就有淡水用了?”

    有湖泊的地方地质情况会比较好,不会向地下泄露,否则也就无法形成湖泊。刘璎这样问就是抱有希望。

    “有,有一个小的湖。”

    村民的回答让刘璎意外,还真的有湖泊。

    刘璎就奇怪了,他问:“既然有湖水你们为什么不到湖边居住呢?”

    村民回答:“我们打渔的人哪有那么娇贵?渔民就要住在海边才方便嘛,水差一点可以用苦茶嘛。”

    茶叶有很多种,其中就有苦味的,比如苦丁茶就是很名贵的茶叶,那味道苦得厉害,当然也很贵。

    顺便说一句,中国人讲究喝茶,并且历史久远。但是搞出有名气的品牌,以至于名茶的价格奇高,那是清代以后的事情。在明代以前,茶叶就类似于粮食,即便有优劣好坏之分也没有太过分的差价。

    比如说稻米,有很多品种区别,假如普通稻米一元一斤,上好的稻米可以两元,甚至夸张一点卖十元。可也不能一百元甚至一千、一万元一斤不是?价格差距绝对不会这么离谱。古代的茶叶就是这样的,只是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才有了离谱的名茶,一斤茶上百两银子的也不稀奇。

    想想也是,渔民当然住在海边方便,不能因为水好不好喝而远离海岸,这也是利益的权衡。

    刘璎说道:“你们知道湖泊在哪里吗?远不远?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

    此时的百姓也是很淳朴的,即便不是助人为乐也愿意帮忙。村民很痛快地答应了,说:“不远,这个岛才多大一点,走几步路没什么,什么时候去?我可以引路。”

    刘璎心急,刘诚也不累,走一走没什么,于是立即出发。

    他们带着各自的常随,展七雄也要去,其他人则留下准备饭食。

    还真是不远,约莫走了两刻钟(半小时),上了一个小山坡就看到一汪水。只能说是一汪水,水洼都算不上,哪里能称作湖呢。

    村民指着说:“就是这儿,它叫珍珠湖。别看它水少,因为现在是一年里最缺水的时候,等到下雨了,湖水灌满了也很大。”

    刘诚说道:“它叫珍珠湖?这个名字很好,可能因为它很小吧?小而珍贵,所以就叫珍珠湖了。”

    村民:“还是先生有见识,我们大家都这么叫,谁也没想过。”

    刘璎想:在雨水少的冬季里没有全部干枯就说明这里的地质结构不漏水,这是水源地的首要条件。地下水也有自己的水系,所谓水漏就是与地下河连通了,有多少水都会漏掉。现代里修建水库,首先要调查漏水不漏水,如果有地质漏洞而没查出来,盲目建设,最后存不住水,岂不是白干了?

    刘璎对刘诚说道:“二叔您看,这里就是个小山沟,只是因为出口狭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地质变化被堵塞了,于是一条小河就形成了湖。”

    刘诚:“是的,山体滑坡等都会发生堵塞,也是上天所赐呀。”

    说着就双手合十,表示对上天的敬畏。

    刘璎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把出口再加高一些,就是人工建设一个小堤坝,就能扩大珍珠湖的储水量。”

    这就是修水库的思路,古人也是懂的,古代里同样也有水利工程,区别是工程量的大小问题。

    刘璎:“二叔您看这边。”

    刘璎指的是南面。

    “这一侧一直到海边地势都比较平缓,可以选择作为引水渠的线路,把水引到我们需要的地方。为了防止漏水,就要使用水泥了。”

    刘诚嘴上没说,可心里愈加佩服他这个侄子的智力。都说璎儿得了老爷的继,确实不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