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64章:买船2 阅读设置

第164章:买船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现在有了玻璃,可这是给苍龙号和军事用途准备的,刘璎现在就没打算用玻璃赚钱。原因无他,就是要低调,不要给家族惹祸,刘家的老爷子刘基还在朱元璋那里呢,张扬起来不是要了老爷子的命吗?

    展七雄看到苍龙号的驾驶舱装上了玻璃窗,看着就舒服多了。前窗是上下两排玻璃,排得整整齐齐的,正面就显得特别亮堂,还干净利索。站在驾驶舱内,四面视野开阔,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安装玻璃窗的不光是驾驶舱,还有船尾的舵舱,甲板下一层、二层的舱室都有窗户,原来是关上窗户就要点灯,现在每个窗户添加一个可拆卸的玻璃窗,室内就亮堂多了。

    因为汽灯制造难度大,暂时不能更换船上的照明灯,但是可以考虑给灯装上玻璃罩子。

    现代的人们都知道,玻璃可以制作很多形状的制品,做个灯罩并不难。

    其原理是:玻璃并非晶体,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中,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是可塑性很好的软胶质状态,由此可以方便地加工成各种形状。比如,最简单的可以使用模具铸造成型。

    可是现在才刚刚把玻璃生产出来,目前有平板玻璃已经足够好了,刘璎又不想作为商品赚钱,先凑合着吧。因此就没有下功夫做灯罩子。

    现在的办法是给灯做个木头框架,镶上平玻璃,也等于是把灯放在玻璃盒子中了。同样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灯比以前的可是亮堂多了。

    还有船上所有的火铳点火盒子全部装上玻璃,这样一来,盒子里面的引火物看得清楚,还可以避风雨,这就成了全天候的武器。

    看到船上的这些变化,水手们都很惊奇,天下哪儿来的这么好的玻璃呢?他们不能想象这是人力制造的,还都以为是无价之宝呢。就这么用到窗户上,灯上和火铳上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这也太糟蹋珍宝了吧?

    总之,一个简单的玻璃产品,却给苍龙号以很大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都是为了增强战斗力。

    。。。。。。

    刘璎让谢十三去买船,他办事还挺快,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他就物色好了一艘商船,他赶紧向刘璎禀报。

    他说:“大少爷,我找了几家,也看了好几条船,物色到一条合适的。什么时候领您去看看?”

    刘璎说:“你先大致说一说。”

    谢十三:“是这样,这艘船有一千两百料,是本地最大的船了。下水只有一年多,走了两趟南洋,应该算是新船。它的船主遭了官司,家境败落,没办法,只好变卖家产。”

    刘璎:“哦,是这样。要不然这么新的船也不至于卖呀。价钱如何?”

    谢十三:“他们说一料一两,这船一千两百料就要价一千二百两,小的我看着这个价钱便宜,当即就说要了,还付给他二百两算是定金。您看我是不是太冒失了?大少爷,我是看着太便宜了,怕有别人捷足先登,因此付了定金,也拿了他的文书。”

    按谢十三所说的情况,这船价格是便宜的。也是船主急于出手。谢十三预付了定金,那一定是看好了,怕错过机会,先下手为强的意思。

    刘璎:“你做的对,那船不远吧?现在就走,带我去看看。可是我提醒一件事,船主家遭难,咱们不知道内情,也帮不了什么,但是切记不可有乘人之危的念想。”

    谢十三:“是!我记下了。”

    谢十三领路,刘璎跟着去看船。这一行不光是他们两个人,还有两个船场的老工匠,当然刘璎的常随小雨和张重二两个也跟着。

    平时外出的时候刘璎带一个常随的时候多,可是现在市面不太平,所以两个都跟着。

    的确不是很远,他们走过几个码头就到了。

    这里是福州的港口区,大小码头特别多,刘家的船场不就有一个吗?

    “大少爷请看,就是前边的那一艘大船。”谢十三手指着远处水里的一艘船说。

    那艘船很大,是这里见到的船只中比较大的,看外观还是中国船只的传统构造,没有苍龙号那么新颖好看。它现在没靠码头,而是停在远处,就是所谓的锚地。这是因为这艘船现在没有货物装卸,自然不会占据码头的位置,所以停在不远处,若有人上船则有他们家的小船摆渡。

    谢十三找来小船,一行六人乘坐小船靠上大船。这种摆渡刘璎是熟悉的,经常坐船的人都经历过。

    大船上有绳梯或者叫网梯,就是粗绳子编织的网。船工抓住绳梯,小船上的人一个一个地爬上大船。

    除非大船靠码头,否则都是这样上下船,现代里也是这样。当然有设备先进的,装备有升降梯使用。

    爬绳梯的时候刘璎就注意看了,侧舷的木料能看出来还是新的。

    站在船上接待的是船东家,是个年轻人,应该不是家主本人。

    谢十三主动做介绍:“杨东家,这是我家大少爷。”

    然后转身告诉刘璎:“这位是船东,名叫杨少卿。”

    刘璎拱手施礼说:“杨先生好!幸会,幸会!”

    杨少卿:“刘兄弟久仰了。这边请!”

    刘璎还是个少年,对方只能兄弟相称,不能称呼先生。

    他引着刘璎等人在船上到处查看,谢十三跟在刘璎身后不时地解说。

    这是一艘三桅船,就是有三根桅杆。他们看了甲板上桅杆帆索,又看下面各层舱室,这艘船不算底仓也是三层舱室。下一层有四个可以安装火炮的舱室,现在占了两个,左右舷各一门炮。这两门炮居然比苍龙号的口径还大,看着有四寸(120毫米)。不过火炮好不好还要试验过才行。不说别的,这两门炮就值几百两银子了。

    船的上上下下都看了一遍,刘璎小声对谢十三说:“这船卖价低了,咱们不能乘人之危,你看着给加点。”

    谢十三没吱声,心想哪有这样讲价钱的?买主不压价还抬价!

    刘璎有问:“谢十三,你听到没有?”

    谢十三:“是,是,小的听到了,一定照办。”

    刘璎:“知道了就好,你去办吧。还有这船上的老大水手尽量挽留聘用,月例银子按规矩办,对他们可不能不要乱许愿。”

    说罢,刘璎带着两个常随下船了,留下谢十三交割买船事宜。

    有刘璎这样的态度当然就容易办了,谢十三不但没有砍价,还加了三百两,说凑个整数,一千五百两。

    那年轻的船东家还等着买家砍价呢,谁想是这么一个结果,他当然是无比的惊喜,连声地感谢。

    谢十三可不敢承情,忙说这是自己主人的示意:“我家主人说了:买卖也要讲仁义,不能乘人之危。价钱要公道才能杜绝后患。”

    杨少卿:“你家是刚走的哪位少爷做主?”

    谢十三:“正是,我家大少爷主事。”

    船东朝船下看去,那小船已经走远了,杨少卿只好面对着远去的刘璎作揖行礼。并对谢十三说:“改日在下一定登门拜访致谢!”

    刘璎手头宽绰了,除了买船还要造船,福州船场造的是商船,军舰要放到北竿岛上制造。为此,刘璎让谢十三选两个好工匠去北竿岛会同刘亚辰做建船场的准备工作。

    刘亚辰是岛上的管事,船场的事也要交给他管。首先要选适合的地点,然后要盖房子建仓库,还要平整土地建船坞。岛上采用旱船坞的方法,就是建造好了的船推下水。

    刘璎指示说,第一批就要两艘舰船一同建造,因此船坞要大。这两艘船均按照苍龙号的规制建造,也是五百料。

    同时还要继续找海商买西洋人的大炮,要大口径的。

    新买的船上带来两门大口径的炮,可还没测试,性能如何还不知道。苍龙号上的炮需要换,今后还要造船,大口径火炮总是需要的。

    买大炮要找阿拉伯人,或者跟西方商人有来往的,刘家刚刚入海洋贸易的门,交往不多,没有门路。现在福建有影响的大海商就是郑丰海兄弟了,所以买大炮还是要找他们。

    刘璎之所以急着买船还不是为了出远海贸易吗?现在就应该为再次出海做准备了。

    新船买来了就通知展七雄调水手过来,把船开到北竿岛。

    他告诉展七雄:我们总要测试一下。原来的船老大跟着新船过来了,还跟过来几个水手,这都很难得,有他们测试就方便多了。其余的人手要配齐,要熟悉船只,还要看看哪里需要维修。风帆暂时就不动了,修修补补能用就行,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考了加三角帆。大炮也要重新调配和安装,我们的大炮都是放在甲板上的,这艘船是在舱里的,这需要有所改动。此外还要为它装上玻璃窗,如此等等也有不少事情要做。

    苍龙号上的大副等水手都是成倍配置的,就是为培养水手的,现在就派上了用场,马上就可以充实新商船。这个办法今后还要继续,刘家还会有更多的船,也就需要更多的水手。

    刘璎按自己的惯例还要给新船命名,他给的名字叫“福顺一号”。以后再增加商船,类似规制的就顺延为福顺二号、三号等。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