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93章:望远镜 阅读设置

第193章:望远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测试打靶过后,韩宝贵向刘璎请示:实验用的三门炮如何处理?

    刘璎说道:“炸坏的炮肯定是废了,做废铁处理,余下的两门检查一下,选好的留下一门,是今后生产火炮的参照,另一门同样做废铁吧。”

    韩宝贵吃惊的说道:“那两门炮都是好的呀?都能用的。”

    刘璎说道:“今天的测试你也看到了,填的火药都是加倍的,所以它会有内伤,只是看不出来罢了。如果当做好的大炮使用,就可能出事故。到那时或者造成伤亡,或者贻误战机,损失可就大了。”

    韩宝贵恍然大悟:“是,还是大少爷考虑周全啊!我一定照办。接下来我们投产多少炮呢?”

    刘璎想了一下说道:“从炼铁炉和加工厂的能力看,每个月出产三门炮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韩宝贵:“您定的数很贴切,我们努力完成。”

    读者会感觉这个数量太小,实际上他们这样的生产能力已经是拔尖的了,换别处都不会达到这样的水平。

    刘璎对工业管理是内行,他提出的要求绝对不会荒唐。工厂能完成,但是也要努力。

    刘璎:“第一批就造十门炮吧,三四个月总能完成。“

    这个数量暂时够用了。刘璎的计划是苍龙号装四门,商船上都用老式火炮,余下的六门用于北竿岛上的炮台。

    刘璎又说道:“还有个事:你的炼铁场里要成立一个单独的分场,专门生产炮弹,同时要实验制造开花弹、燃烧弹、照明弹、链弹等炮弹。炮弹是消耗品,不能中断生产,要保证供给。”

    韩宝贵:“是,小的马上就办。不过我还要请您的示下:现在我们有两座高炉了,建分场是不是再建一座高炉呢?不为别的,原料怕供应不上。岛上没有矿,我们炼铁的原料都是福建矿场运来的生铁锭,数量有限。现在的两座高炉有时候还供不上。”

    刘璎问:“南平矿场你是熟悉的,那里还有扩大的余地吗?”

    南平位于闽江上游,是刘家在福建的矿场,创建时候的管事就是韩宝贵。

    “回大少爷的话,那里现在有两座高炉,已经是最大的矿场了。它的矿脉比较好,矿石产量大,再扩建两座高炉也可以。”

    刘璎考虑一下说:“哦,知道了。你这里建分场先扩建一座高炉,原料的事容我再想办法。”

    南平矿场归吴志友管,所以,刘璎如何决定要吩咐吴志友去办,这就与韩宝贵无关了。

    对于扩建南平矿场刘璎是有顾虑的。韩宝贵说了,那里的矿场已经是最大的了,就是说已经很显眼了,如果再扩大就必然名声在外。

    铁业是朝廷专营,就类似于现代里的烟草业,那是朝廷垄断的。在古代里也有私家的矿场,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官府允许,拿到了专营执照,实际上就是官府要分利。第二,小打小闹的可以,一个小铁匠炉无所谓的,搞大了不行。看看现代里那个生产香烟的厂子是私营的?绝对不会有!

    刘家在包家寨和南平有两家矿场,虽说都是有官府准许的,有专营执照,可这是乱世之中取得的,一旦新朝建立还能继续吗?还是那句话:小打小闹的可以,你搞个全国第一钢铁厂就绝无可能。

    这就是刘璎的顾虑所在,所以他才到北竿岛上来发展嘛。在北竿岛搞大工厂朝廷也不知道,山高皇帝远管不到这里,扩大生产能力就少了顾虑。所以他惦记着高丽的矿石。

    其实国内什么地方有大铁矿刘璎是知道的,放着国内的不考虑,反而舍近求远找高丽铁矿,就是为了躲避官府。

    比如刘璎知道的马鞍山就在长江沿岸,那里可是大明朝的腹地,无论建矿场还是开采矿石都会张扬于天下。

    他还知道东北的鞍山辽阳铁矿规模大,品质也不错,并且是明朝势力范围的边沿,现在还是荒芜的土地。可是那里到海岸线距离远,陆地用马车运输,还要在荒原上开辟道路,成本太高了。

    高丽的铁矿位置在图们江入海口南侧,附近有个港口叫清津。严格地说,那个地方现在还是边沿地带,高丽国的势力还未必能到达那里。这个矿的可取之处有两点:第一个可取之处是那里的矿石品质比较好。第二,位置在海边,矿石可以直接装船,水运是最便宜的。所差的是,那里是日本海,要围着朝鲜半岛绕一圈,多走两三千里的海路。

    。。。。。。

    大口径火炮研制成功了,也为小口径炮的研制打下基础,关键的炮管加工已经有了办法,其他难度都不大了。

    小口径的炮,其口径只有一寸(33毫米),整个炮管重量比大口径的小多了。冶炼场里现有的氧化钵完全可以一次浇筑完成,因此可以采用铸钢。尽管铸钢的质量还不高,可是总比球墨铸铁强度高许多。

    炮管长度是一米,口径33毫米,算下来倍径是30,按现代标准也是比较强的榴弹炮水平了。

    什么是“倍径”?

    火炮的炮管长度相对于口径的比例就是倍径。

    用我们的例子来说,口径是33毫米,炮管长1米。1000除33约等于30,所以倍径是30。

    倍径的大小决定了火炮的性能。简单说,倍径大(炮管长),炮弹的初速就大,倍径小初速就小。倍径45以上定义为加农炮,以下为榴弹炮。所以说刘璎设计的炮属于比较强的榴弹炮,也可以叫加榴炮。

    那么炮管再做得长一点行不行呢?不是性能更好吗?

    倍径越大,炮膛里的压力就越打,就要求炮管有更好的强度,所以要按照需要和金属性能适当选择。现在的炼钢水平不行,炮弹和火药也都很初级,刘璎的设计已经很超前了。所以用于实验的炮管最长的是1米,一共三个试验品,一个比一个短,最短的才两尺多(700毫米)。如果炮管的材料强度不够就炸膛了。

    前面已经实验成功的大口径火炮的倍径是多少呢?

    口径150毫米,炮筒子长两米,算下来倍径是13,按标准勉强够最低的榴弹炮,认真地说,应该归类于迫击炮,或者叫初级火炮。

    。。。。。。

    刘璎把郎狗窝找来拿出几份图纸和文案,然后对他说:“我有事要回福州,小口径火炮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有了前面的经验应该没有大问题了。这是拉刀的图纸,按照前面的经验去做,这一个直径小很多,应该容易些。你要注意,最后一个拉刀是做膛线的,这门炮是膛线炮。膛线懂不懂?”

    郎狗窝回答说:“听大少爷您讲过,就是让飞出去的炮弹旋转起来,不让炮弹翻跟斗。大少爷我没说错吧?”

    因为这种小口径炮的炮弹是现代炮弹的形状,是长圆柱形的。如果用滑膛炮,它就会乱翻,而不是弹头一直朝前。这就是郎狗窝说的翻跟斗。

    有膛线的叫膛线炮,没膛线的叫滑膛炮。

    刘璎微笑着说:“你理解的对。要想炮弹打得准,炮弹就要旋转起来。炮弹的转动就靠这个膛线的作用。”

    更深的道理刘璎没法讲,说了他也听不懂。刘璎设计的膛线是最初级的,只有三条膛线,缠度也小,大约1比40。

    缠度是膛线的旋转角度,1比40的意思是炮弹前进40毫米,炮弹外径上的点转动1毫米。这是非常小的缠度了,小到超出了标准,现代里没这么小的。三条膛线也是少到了极点,看现代的炮膛,其截断面像细密的齿轮,一条挨着一条,都是膛线。刘璎之所以这样选择就是为了保险,以牺牲性能来减低制造难度,成功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缠度可以保证炮弹出去不翻跟斗就行了。

    。。。。。。

    刘璎指着另一份图纸文案说道:“这份文案是制作望远镜的,都是铜料铜活,是你最拿手的,先做三套。”

    郎狗窝原本是铜匠,所以刘璎才如此说。

    “大少爷,望远镜是什么?”

    “望远镜就是。。。。。。哦。。。。。。是用它能看的很远,远处的人和物都能看得清。可是你做出来的还不行,还缺少点东西,我下次带来就可以了。”

    他说的是缺镜片,这次回去就磨镜片。

    最后刘璎又叮嘱了一句:“你可看好了,这三个望远镜筒子直径尺寸相同,但是他们的长短都是不一样的。”

    “是,我记住了,大少爷请放心,我不会弄错。”

    郎狗窝懵懵懂懂地拿着图纸文案走了,估计他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望远镜。按照原来的历史,到了大航海时代,望远镜才由欧洲人带过来,那时候已经是明朝的中后期了,现在的人当然没见过。

    望远镜的图早就准备好了,在郎狗窝做汽灯的时候,刘璎看到他做出了螺纹,当时就想做望远镜。可是那种螺纹太粗糙了,望远镜属于精密仪器之类,需要精细调整的螺纹。现在有车床了,大大小小的有好几台。虽然说车床很原始,有大量的木头部件,可它们毕竟是车床,干出来的活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在航海的船上特别需要望远镜,所以现在就想到要制造它了。

    有玻璃就可以制作镜片,这难不住刘璎,但是最好找到好原料制造一批光学玻璃。能磨制出望远镜的镜片也就可以磨制眼镜片,近视眼的,老花眼的,带上眼镜都能改善视力。这是后话了。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