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13章:感恩泉 阅读设置

第213章:感恩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诠来南竿岛勘察,见到刘亚东带人又盖房子又修路,他很不满意,本也不是大错,可他还是训斥了他们,有借机立威的意思。

    他们登岛的地方是南竿岛的北边,是两岛距离最近的地方。与北竿岛相比,南竿岛上居民多了很多,大小村落有十几个,大部分是渔民。这些村落都集中在岛屿的西侧和南侧,那里也有刘家的商铺,对渔民销售日用品。刘家勘察的地方是岛屿的另一端,几乎没人,只有三户渔民散落于海边。

    这里是丘陵地形类似于北竿岛,刘家购买土地的目的有两个,办厂和开荒种地。现在需要勘察,寻找合适的地方设立标记和测量,然后把地买下来。

    刘亚东已经做过勘察了,就由他领着各处查看,他们看到关键地点都钉上了木桩做标记。

    在这片地方有一条小溪,当然不知道名字,现在它是干枯的,有一点水也不多,可开垦的土地就是这条小河沟的两侧。

    在岛屿上水是关键,淡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第一条件,那三户渔民就是在这条小溪的入海口处。

    刘璎问:“刘亚东,冬季里这条小河还有一点水,难道说上面有泉水?”

    刘亚东:“回大少爷的话,小溪的上游是有一处泉眼,但是这里有水是因为前天下了小雨,而不是泉水,如果不下雨这河沟里就没水。”

    就是说刘亚东是去过的,那泉水一定是很小,这条小溪也很短。

    刘诠也意识到了水的重要性,他说:“走,到小溪的源头看看。”

    这条小溪是一条独立的河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估计也就是四五里。路程不远,可是没有道路,几个士兵和壮丁边走路边用铁铲清理,真正是披荆斩棘。

    看来刘亚东确实来过这里,他在前边引路,众人感觉所谓的路越来越崎岖陡峭,这种地形在北竿岛就没有,丘陵地形大多是缓缓的山坡。

    他们是沿着小溪河道走的,也就是地形的低洼处。刘亚东指着前面说道:“前面那个山坳就到了。”

    进了山坳就看到其他三面都是山,只有这一个窄窄的出口。站在坳口就看到了,这个山坳很小,前面不远的右侧似乎有水的迹象,可是看不到水。刘亚东指着那个地方说:“那就是泉眼,不过水量很少。”

    再往前走确实太难了,恐怕要用双手攀援树木藤条。

    刘璎目测到泉水的距离有十几丈(三四十米),他说:“三叔,站在这都能看清楚,我们就不必过去了吧?”

    刘诠则不然,他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剩这么几步就不走啦?我过去看看。”

    钟靖安一直跟着的,他还带来四个兵,此时他手拿着铁铲,招呼士兵:“都到前面来,在前面开路。”

    这种地形,所谓开路也很难开出行走的道路,能够清除杂草、灌木和枝条,砍断有妨碍的树木,清理能搬动的石头。这样的路怕是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这种艰难的路倒是凸显出刘诠尚武的一面,他也拿一把铁铲跟士兵一起动手,还不断呵呼指挥着。

    到底还是军人有用,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就是这样的吧?

    刘璎的小身子骨这个时候是没法表现的,他能在别人帮助下“走”过去就很不容易了。

    十丈远的路,竟然用了半个多时辰才走过去。

    到了地方刘璎一看,这里的确是泉水,但是勉强称作泉水,只是在斜坡上一处渗出水的地方,形成涓涓细流,如果没有雨水,这点水不出一里地就干了。

    还好,这处泉水的下方,也就是刘璎现在站着的地方,还有那么几尺勉强算平地,能站着几个人。

    刘璎四面观望,他似乎看明白了,此地是周围地形最高处,是不是岛屿的制高点呢?没法确认。因为他们身处山坳中,只有登上山峰才能验证。

    岛屿再小也有河流,这条小溪很短,那就一定会有另外的河流,也就是在这山坳的南边,有泉水的山坡的另一面,很可能那边也有泉水。那么此地就是小岛上的分水岭了。

    不管怎么说,水是最重要的。眼下这处地形一定要利用好,让它提供水源。

    能找到这个地方来,功劳当然是刘亚东的,可此时不宜表奖他,等南竿岛建设有了眉目之后再说。

    刘璎说道:“三叔,这个地方看似荒凉无用,但是它却是最好的水源地,就像我们在北竿岛那样,还不是我们在珍珠湖修堤坝蓄水,解决的水源吗?这里水量小,但是地势更有利于蓄水和修建引水渠。我们再辅助于打水井,淡水就有保证了。”

    刘诠说:“对,我也是这个意思,你看那山坳的出口很窄,如果我们修建一丈高的小水坝,长度也就是四丈多,是很小的工程,很快就能建好,沿着小溪的河道修引水渠也方便。这可是老天爷的恩赐,我看这里就叫感恩泉吧。”

    刘璎:“三叔起的名字好,这里蓄水后就叫感恩湖。”

    刘诠大声说道:“刘亚东,前边引路,咱们回去。”

    他这句话是多余的,目的是缓和一下刘亚东的情绪,等于向他表示:刚才的事我忘记了。

    刘亚东很痛快地答应着在前面引路。

    经过勘察,刘璎命刘亚东画出地图,以作为购买土地的依据。此时的地图都是示意性的,完全不成比例,主要靠文字标注,能说明白就是好地图。

    刘诠拿着地图就要返回福州,去办购买土地的事情,结果被刘璎拦下。刘璎说:“三叔您的总队长还没上任呢,这几天船队就要出海,所以先办了上任的事再去也不迟。”

    按说,买地办地契的事情刘璎也可以办,还不是因为他年龄小吗?至今他未脱童音,刘家人知道他是这里的当家人,可外人不知道啊?官府会奇怪:难道刘家没人了?让小孩子出面办大事?

    购买土地终究是大事,让家仆出面也不合适,所以这件事必须是刘诠出面去办。

    没办法,刘诠只好留下来,他没别的事,就到护卫队转转,看看岗哨、炮台,还有海上的巡逻队。当然也要过问南竿岛那边的事情。

    刘璎则忙着查看给船队备货的事,与展七雄一起规划行程,这一次还是沿着大陆近海,从山东奔高丽。

    苍龙号上装上了新炮,四门大炮都是新红衣大炮,还配了两门神机炮。神机炮很轻便的,两个人就可以抬着走,为了便于运动,还给它装了轮子。神机炮的炮位在船头和船尾,但是它可以方便地移动到船上任意位置开炮射击。这种武装水平可以天下无敌了,船队的安全有了保证。

    可是这一次船队多了一个任务,刘璎让他们绕过朝鲜半岛,去高丽最北部的清津去寻找铁矿,购买铁矿石。当然刘璎也会给展七雄画出一份地图,指示清津的位置和铁矿的大致方位。

    刘璎也知道,展七雄会感到奇怪:大少爷怎么那么肯定那个地方有铁矿石呢?可是此时刘璎急需铁矿石,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怀疑就怀疑吧。

    刘璎对展七雄说:“清津是一个港口,是那片地方最大的港口,只要大的方位不错,还是容易找到的。它处于高丽国的最北端了,我不能确定那里属于谁的地盘,可能属于高丽国,也可能不是。如果它属于高丽国,那里就应该是和平稳定的。如果不属于高丽国则不会稳定,必是混乱的局面。生活在那里的人,有高丽人也有汉人,还有后金人。”

    “金人是金国吗?”

    元朝时金国败落了,但是宋朝时金国是很强大的,此时宋朝才过去一百多年,所以人们都知道金国。

    刘璎说:“你知道金兀术吧?还有姓完颜的,他们就是金国人,清津那个地方靠近金人的老家,当然就会有金人。”

    展七雄像是听说书似的,清津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大少爷真了不得,千里之外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展七雄说:“按您所说的,那里如果不是高丽国的所在就是混乱的。若果真如此,我们当怎么办呢?”

    刘璎:“如果此地属于高丽国,那里是安全的,你们要寻找矿石样品,最好能找到矿场。如果不属于高丽国那就要处处小心了,除了寻找矿石样品之外,要尽量详细地打听当地民情,问清楚当权者是谁?把这些问清楚就可以了,不要逗留太久。”

    刘璎的历史知识也不是面面俱到,现代里中国的东北地区、与高丽国的具体边界等,在古代是个什么情况他肯定不会知道,只知道大概。

    在清代以前,东北地区都属于边沿地带,古代人的心目中,那是苦寒之地。历代王朝的势力很少到达那里,即便到了,也是当做蛮夷地区对待。

    那里是图们江的入海口,生活在那里的汉族人和金人都会重视,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生活。特别是金人,他们以渔猎为主要谋生手段,所以河流、湖泊和大海都是他们的重要生活资源,图们江的入海口怎么可能放弃呢?

    后来的清代满人就是金人的后代。“金”“清”读音相近,于是金人改“金”为“清”是为了避免与汉族人的仇恨。因为宋代里,和金国的战争贯穿宋朝的始终,战争年年打,仇恨越积越深。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