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29章:谋划大圆 阅读设置

第229章:谋划大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朱元璋即将打败最后一个对手,明王朝即将诞生。可是对于刘璎来说他反而感觉到了危机,解决的办法就是向大圆发展,躲到朝廷手伸不到的地方去。这个决策是一件大事,借着回家过年的机会,他与父亲刘谨磋商。

    此时的人们当然不了解大圆,刘谨就问大圆有多大?可有农耕的环境?刘璎一一作答。

    具备现代知识的刘璎知道,在现代里台湾也创造了辉煌,曾经得到过“亚洲四小龙”的称号,能支撑起这样的经济发展,其优良的自然环境是必备的条件,这是不用担心的。

    刘谨又问:“大圆的人口怎么样?恐怕是百里无人烟吧?要不然离大陆并不远怎么没见过那里的出产呢?”

    刘谨问的有道理,浙江福建两省距离大圆都不远,可市面上从来就没有来自大圆的商品,无论是吃的用的都没有,要知道,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土特产啊。

    刘璎回答说:“父亲说的没错,大圆与大陆几乎没有人口来往。偌大的岛屿上总会有土特产,没有人来怎么会有货物流通呢?按我听说的是,那里的人口很少,也可以说是百里无人烟。但是大圆很大,总会有流落到那里的汉人。那里也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说是与南洋诸岛的人是同样的种族,我在吕宋岛就见过这种人。他们说话叽叽呱呱的咱们听不懂,长得个子小,都是黑黑瘦瘦的样子。与我们汉人相比较,他们还很原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不懂得农耕,当然也不会织布,因此很多人都是衣不遮体的,反正那里没有寒冷的冬季,也冻不死人。”

    听刘璎如此说,刘谨惊的张大了嘴巴,他说:“这怎么可能呢?气候温暖可以不穿衣服,可是不耕种吃什么?不是饿死了吗?”

    刘璎说:“南洋那边天气热,雨水也多,因此遍地都是树林,茅草长得都比人高。在那样的林子里,野果子非常多,随手采摘都可以果腹,饿不死的。也是因为食物来的容易,他们那里还会去耕种田地呢?种地是很辛苦的。”

    热带还有一种叫“面包树”的植物,其果子味道像面包,是他们比较好的食物。但是此时人们还不知道面包是什么,当然也就不会叫“面包树”,叫什么刘璎也不知道,所以他没说。总之都是野果子。

    刘谨:“如此说这种人不愁吃不愁穿,根本就不懂得任何劳作了?唉,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这不就是野人吗?他们会不会吃人呢?我儿你去了这样的地方怎么对付这些野人呢?”

    原始部落的人的确有吃人的,这可不是瞎说,有文字记录的。至于台湾的原住民有没有吃人的事情确实没有记载,我们就当做是没有,这事儿可不能瞎说。

    台湾的原住民属于马来人种,与南洋地区的马来人属于同一种族,生活习惯和语言都是一样的。在现代里称呼台湾的原住民为“高山族”,因为他们都是生活在山林里,此时称呼他们为番人。

    刘璎回答说:“父亲所问的儿子我也不是样样都知道,但是大圆的原住民肯定不会吃人。那里的汉人很少,如果有吃人的事早就应该有所传闻。您所担心的如何对待这些人,我还没有细想,总的来说应该是和平相处,改造他们,逐渐融合,让他们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员。当然了,初期对他们的防范还是要有的,以避免意外。如果一旦起冲突,就可能造成仇恨,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刘谨:“阿弥陀佛。我儿能这样想就好,他们好歹也是人类,与人为善还是应该的。”

    刘璎:“无论如何,人口是最要紧的,没有人,什么事也办不了。所以当我们在大圆立足之后,第一要务就是移民,要尽量多的向大圆移民。”

    刘谨说:“移民是对的,但是你不能大张旗鼓地到处收集移民。要知道,你去大圆不就是为躲避官府吗?大肆宣扬不就是告诉官府说,是我刘家人去了大圆。”

    刘璎:“父亲教训的是,儿子真的忽略了,多亏父亲提醒。移民要看机会,并且要隐秘行之。”

    。。。。。。

    刘璎的姐姐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过完年就十五了。此时的规矩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俗话说:长姐如母,姐姐对刘璎很好的,一直是呵护有加。现在刘璎的亲姊妹一共有五人,刘璎最亲的就是姐姐。每次回家,即便他不去找姐姐,他姐姐也会来找他。他也知道此时早婚早嫁的规矩,知道她在家里的时间不会太多了,因此更是格外地珍惜。

    今年回家刘璎给姐姐带来的礼品特别多,有首饰、化妆品、铜镜等等的一大包,他拿着去看姐姐。他身后还跟着丫鬟菊花,也是抱着一个大包。

    刘璎一进门就说:“姐姐忙什么呢?看我给你带来了好东西了。”

    刘琴显然很高兴,她说:“你来看姐姐,姐姐就很高兴,还带那么多东西干嘛。”

    刘璎:“这不是过年了吗?总要添点喜庆。”

    说着就在床上打开包袱,东西堆满了床。菊花拿的包袱也打开了,里边是几匹衣服料子,姐弟俩一样一样地看。

    刘璎拿起一个精致的首饰盒子,有半尺多大,紫檀木料做的,上面雕刻着花鸟图案,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轻轻打开,里面更是金光闪闪,都是黄金宝石打造的各种首饰。刘璎手里有不少能工巧匠,都是顶尖的能手,打造几付首饰没问题。这些首饰看着很昂贵的,实际上用钱不多,最贵重的还是镶嵌在首饰上的那些宝石。

    刘琴一件一件地拿起来端详,还照着镜子在头上比量,嘴角带着微笑,心里喜欢的了不得。

    “璎弟弟,太破费了,一两件就可以了,何必买这么多。其他姊妹也都有份吗?”

    “姐姐别担心,其他弟弟妹妹们也都有份,不过没有你这一份丰厚。弟弟我这是在给姐姐攒嫁妆呢。”

    听刘璎如此说,刘琴立刻满脸绯红:“璎弟弟又胡说了,哪有这样打趣姐姐的?”

    “是,是,姐姐教训的是,下次再不敢胡说了。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你别生气。”

    。。。。。。

    姐姐的婚姻自有父母做主,轮不到刘璎操心,但是刘璎知道,他父母面临一个选择,对于刘琴当然事关后半生,可对于刘家也是有影响的。所谓的选择,简单说就是门当户对的问题。

    古人的习俗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就是说:选择女婿的家,社会地位要高于自己家,选择媳妇的家则反之。这样的关系才容易家庭和睦,亲戚相处也容易些。

    这个道理我们不说了,一说又是一大堆。

    现在刘家的问题就在于老爷子刘基的社会地位,他的地位实在是严重的不确定。

    到朱元璋登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对此当然只有刘璎知道,其他人哪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呢?

    只要朱元璋做了皇帝,那么刘基就是开国元勋,位列公候,社会地位几乎是高不可攀,是中国顶尖的家庭。按这样的社会地位,刘琴就应该是皇宫妃子的候选人,或者嫁给王侯一级的权贵。可从另一个方面说,也难免被当做是权贵之间利益地位的筹码。

    在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刘基只不过是一方诸侯的幕僚,朱元璋如果败了他甚至会成为反贼。

    所以说刘家的地位现在是严重的不确定,这就给婚嫁造成了选择的麻烦。

    这个事现在还轮不到刘璎去操心,不过刘璎并不看重这些,他甚至认为还是按士绅阶层选择女婿为上。因为他知道明初朝堂上的残酷,公候转瞬间就变成了反贼,与其前途险恶未卜就不如做个平民更平平安安。

    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按照刘璎所希望的士绅地位去选择,因为现在的人们谁也不知道朱元璋即将登基做皇帝。同时由于刘基所做的事是参与造反,这当然是要严格保密的,除了自家人之外,在家乡没有人知道刘基在哪里,所以现在的刘家就是士绅的身份。

    。。。。。。

    战争形势的变化也让刘璎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邮号要快速向未来王朝的核心地带扩展,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取得合法的地位,让当权者认可邮号这个行当。

    刘璎知道朱元璋会定都江宁(定都后改名南京),所以现在就应该把江宁的邮号开办起来,越快越好,这就是要造成既成事实。

    现在的有利条件是邮号的业务已经成熟,开办新的邮路也有了经验。同时江宁地区已经是和平的环境了,江苏省内也只是苏州这一个局部还在鏖战。

    为此,刘璎找来江苏省的地图,在过年的闲暇时间里谋划在江宁扩展邮号业务的步骤和办法。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