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32章:第一营 阅读设置

第232章:第一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两艘新的舰船即将完工,这就要为它们配备人员,从管代到水兵都要配全。刘诠提出的办法是把原有的水兵重新分配到各个舰船上,补充部分新兵,老兵带新兵。由于早有增加舰船的准备,各船上的人员都有冗余,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苍龙号定员五十多人,实际上现有八十多人,另外三艘商船上还有四十多水兵,合计就有一百二十多水兵了。

    现在增加两艘新兵舰,一共是三艘,需要水兵一百五十人,还有每艘商船配五到十人,也就差五十个水兵。护卫队平时就注意水上的训练,就是为了补充水兵,所以抽调几十人也容易,并且都是有水兵训练的。

    由展七雄协助刘诠为各船配齐了人员,关键点还在于选出骨干,管代、大副、二副、水手队长、炮队长、水兵队长等骨干人员。在选人上主要就靠展七雄了,因为这些人都是他手下的兵,他当然熟悉。

    去大圆岛,初期就像是探险,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是有危险性的,所以就需要有一支陆军部队。他对刘诠说:“三叔,我们去大圆岛,不是随便看看就走的,是把那里当成未来的家园,要住下来,开辟环境,这就需要一支陆战部队。我的想法是从护卫队中选出几百人,建立一支去大圆的部队。为了区别于水兵,应该叫陆战队。这是单独的一营人马,我看就叫陆战第一营吧。以后扩军还可以建第二营、第三营。三叔觉得什么样?”

    “营”这种名称在现代和古代的军队中都使用但概念不同,刘璎更愿意采用现代的概念,他用着方便。其实现代的名称也是从传统名称继承而来的,比如朱元璋的军队中就有“神机营”,还有专业的“匠户营”等等的,因此刘诠听了并不陌生。

    古代的“营”是个很虚的概念,可大可小,因此刘诠有点搞不清,他问:“营就是一营人马,那么营下面是什么,是百人队吗?”

    古代的军队编制最基层是伍、什,再上面就是佰仟了,百人队的指挥官叫佰总。

    现代军队里的班之下还有战斗组,一个班有两个或三个组,组长也是副班长。这情况与“什”和“伍”也差不多。所以刘璎选择保留伍和什的名称,这样更符合古人的习惯。

    编制是战场实践决定的,因此不能随便说古代的编制落后,现代的编制拿到在古代不见得适合。

    刘璎说道:“从最底层说,伍和什还是很实用的,因此这个不变,还是伍和什。可是如果什以上用百人队,那么百总就要指挥大约十个什了,一个百总指挥十个什,这就需要百总有很好的指挥才能,头脑稍微迟钝的,恐怕都搞不清自己手下的兵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别叫百人队了,就叫排、连。一个排长管三四个什,一个连长管三四个排,有大约一百个兵,所以连就相当于百人队了。这样编制便于指挥。我所说的营,就管辖三四个连,三五百人,这是一个能打一场战斗的基本兵力。三叔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营、连、排、班,是现代军队的基层单位,刘璎是习惯了,概念清楚。可是古人不习惯呀?刘诠就有点发蒙,搞不清楚了,他说:“我听着怎么这么乱呢?不如叫队省事。什上面是什么?”

    “是排。”

    “搞不清,不如叫小队,一个小队三四个什。小队上面叫大队。你看怎么样?”

    刘璎:“好,就依三叔的,什上面是小队,可小队上面不能叫大队。因为有时候需要临时组成一支队伍,这时候要用到队、大队的名字,所以把大队的名字留出来。小队之上叫中队,中队之上就是营。”

    刘诠:“好,一言为定,这样容易记住:营、中队、小队、什,这些就是护卫队的编制了。

    “可是现在咱们的人少,不够用,护卫队里只有三百多人,给水兵抽去四十多人,北竿岛上总要留些人手啊?我计算着怎么也凑不够两百人,只能是有多少算多少了。”

    刘璎:“还有一个多月,尽量多招收壮丁,至少能有几十人吧?还有那三十多个俘虏,这一次也可以用,把他们分散到队伍里,干点粗活总可以吧?精壮的挑出来当新兵训练。这样凑一凑也差不太多。”

    就这样,在他们叔侄合计中就有了陆战第一营的雏形,杨六军是拟定的营长,再给他配副营长。营一级设幕僚长,幕僚长相当于参谋长的意思,可现代只有团以上才有参谋长。幕僚长手下有个幕僚处,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事务性的,例如,粮草弹药、行军路线、安营扎寨等等的。军队中有专门的人去管理这些杂务就可以让指挥官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军事指挥的问题,所以高级别的军事单位都有参谋部、参谋长。

    可是不要被“参谋”二字迷惑了,参谋长的主要职责是处理杂务的,不是摇羽毛扇的智多星军师。至于说某个参谋长出了什么好主意,什么妙计,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参谋长也是整天在主官身边转悠嘛,有说话的机会,但是,那不是参谋长的职责。

    。。。。。。

    营设三个步兵中队,中队下配一个炮兵什,三门虎蹲炮。

    营下配一个炮兵中队,配新红衣大炮和神机炮。现在新红衣大炮和神机炮数量不够,要马上组织生产。

    营下有辎重队,运输工具是独轮车和驮马,还有一个工兵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此外还要挑选中队、小队等各级军官。

    按这样的编制算下来,一个营要五百人上下,可是现在的人数不足一半,只能先把架子要搭起来,今后再充实。

    。。。。。。

    到了至正27年3月,两艘军舰完工,开始试航测试。各船的人员早就准备好了,可以上船完成测试任务和训练。

    刘璎对刘诠说:“三叔,这两艘舰船的名字可想好了?”

    刘璎这样问说因为在年后回到北竿岛的时候就问过他三叔,刘诠当时说想一想。

    刘诠说道:“船上都要悬挂旗帜以示区别,颜色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就用它来命名,旗帜也按颜色区分。第一艘已经叫苍龙号了,名字就不要动了,这两艘新船就分别叫赤龙号和橙龙号,以后新造的军舰还按这个规制一直排下去。你看可好?”

    刘璎:“哦,照三叔这个办法,苍龙号这一级别的军舰一直到第八艘的名字就都有了。三叔这办法不错,不但容易记忆,旗帜鲜明,从名字上还能分出先后。好,就这么定了,让船厂做牌匾挂上。”

    两艘新军舰试航了一个月,到四月交付使用。这就有三艘军舰了,可以正式的命名为护卫舰队。任命展七雄为舰队队长,并依旧兼任苍龙号管代。

    原苍龙号上的大副、二副张兴和李克生,分别被任命为赤龙号和橙龙号的管代(舰长)。

    。。。。。。

    按货物的准备情况,现在可以再一次出海贸易了,可是现在还要去大圆探险,就只能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去高丽贸易,顺便还要办清津铁矿的事情,另一路去大圆。

    刘璎说:“生意还要做,这么大的一个摊子,这么多的人,总要支撑下去,银子可是缺不得。”

    刘诠说:“福建福州已经和平了,市面平稳,连土匪山贼都少了,北竿岛有少许兵力看家也足够安全,我们的兵舰全部出动也没关系。再说咱们有那么好的炮,几十人的护卫队看家足矣。”

    刘璎:“各个工厂里的工匠都是精壮,必要的时候也都能用上。所以对北竿岛我们不必担心。”

    刘诠:“第一营是要去大圆的,为此就需要一艘商船运兵。去高丽的船队必须派一艘兵舰,其余的两艘兵舰全部去大圆。你看这样可以吧?”

    刘璎:“我也是三叔说的这个意思,这样安排两边都妥稳。让苍龙号去高丽吧,有展七雄还能让我们放心一些。去大圆这一边毕竟有我们在。比较难的是从这里直接去大圆的海路不熟悉,这条路没人走过。”

    这就组成了两个船队,苍龙号带着福顺一号、二号去高丽做生意。赤龙号、橙龙号和福顺三号去大圆。

    刘璎说去大圆的航路有些难度。正常情况下他们应该先到澎湖,经澎湖到大圆,这是正规的航线,航海的人都熟悉。可是这一次的去大圆,刘璎希望保密,虽说早晚会有人知道,可是能保守几年算几年。正是这个原因,刘璎不打算走澎湖这条路。

    陌生的航路还是有其危险性的,一是海路不熟,有迷航的危险,二是此时的经纬测量办法比较原始,精度不够。

    从航海路线上说也不是完全陌生,从福州去琉球的航路就从大圆岛北面不远处通过,部分航路是重复的。

    上面说的经纬测量倒是需要说一说。

    经纬测量,就是测量你自己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也就是地理定位。说白了就是你现在在哪?

    地球仪上标注的经纬度是大航海以后才确定的:经度是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为零度,向东有东经180度,向西180度。纬度以赤道为零度,向北有北纬90度,向南90度。在古代中国当然不会使用这样的经纬度,而是中国的老办法,用天干地支,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经纬度是可以测量的,办法就是用天象定位,白天是太阳,夜间是星星。简单说,测量北斗星的仰角就可以确定纬度,测量其他星星或太阳加上时间的换算就可以确定经度。古代没有钟表,时间靠滴漏来计时。

    总结说,钟表或滴漏加上测量星空或太阳的仪器,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当前的位置。测量的仪器就叫经纬仪,古代的经纬仪很简陋,于是误差就比较大,但是总可以完成定位的要求。

    这就是大海上的定位办法,当然最准确的定位还是靠已知的岛屿,所以航路都是尽量靠近陆地和岛屿。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