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38章:真海盗 阅读设置

第38章:真海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9月10日,遇到风暴的船队遭受很大损失,很多船只被打散了,主旗郑丰海也不见了,死活不知。廖凯只联系到另外三艘船,他们推举廖凯为临时主旗,廖凯船上挂起主旗的旗帜,这就相当于旗舰了。

    廖凯的船是最小的,可是灾难面前运气好坏不完全在于大小,比它大的船不是也不见了吗?幸存者只有默默祈祷妈祖了。

    经过一天时间的修缮,各个船只总算能走了,当然速度就不能要求了,能走就行。如果用航速的“节”来衡量,他们现在的航速一节都不够,勉强能走而已。

    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走1海里,1。852公里,3。7华里,相当于陆地上慢悠悠的散步速度。

    此时正常的帆船航速在2到4节,好船也可能高一些。

    在现代里,一般货轮有10节左右的航速,当然也有个别很慢的,四五节的也有。快一点的邮轮(客轮)能达到20节以上。军舰速度快,一般都在20节以上,最快的超过30节,甚至达到35节。当然竞赛用的快艇例外,快艇的速度太高了。如此看,时代的差距还是很大呀。

    现在他们的船虽然很慢,可是航海与陆地行军不同,人走路总要休息、吃饭、睡觉,船只却可以日夜不停地航行。所以,只要船能走就行,总能回家。

    诗云: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都是这个意思。廖凯遭遇海上风暴,船队打散了,船只损坏严重,可是又过了一天,他们又遭遇了海盗!这运气差的不能再差了。

    在船的桅杆上有一个兜子,兜子里坐着一个人,那是瞭望哨。不管白天还是夜间,都要有人值守瞭望。

    此时没有雷达,连望远镜也没有,观察全靠眼睛看。一个船队必须知道周围的情况,因此观察哨必不可少。登高才能望远嘛,所以观察哨就在旗杆上。为了安全和节省体力,人坐在桅杆顶上的网兜里。

    不是每一条船都必须有观察哨,但是作为主旗的船只则是必须的。现在廖凯接替了主旗,他就要担起相应的责任。

    “向老大禀报,侧前方发现船队。”

    这是观察哨喊下面的水手向廖凯报告,时间是中午。

    得到报告后,廖凯快步来到甲板上,并登到舱室屋顶上观察。廖成就在驾驶舱,也来到廖凯身边观看。

    他们顺着观察哨指引的方向看去,可是他什么也没看到,只有无边无际的大海。

    这很正常,因为地球是圆的,一般的高度能看到最远不过三四十里,在旗杆上才能看得更远。

    廖凯懂这个道理,他问观察哨:“看清了吗?有几条船?”

    现在他心里盼着能有自己船队其他船只的消息,盼着找到他们。不过方向不对。

    观察哨回答:“现在还看不清,至少两条船。”

    距离太远,船只仅仅是海上的一个黑点。此时都是帆船,风帆很高也很大,这才能看到,如果没有风帆就要更近的距离才能看到。按经验目标至少在六七十里以外,这时候的船都不快,最快也要两三个小时后才能相遇。但是此时廖凯与对方是相向而行,相遇的时间就要减半。

    廖凯:“你给我盯着,随时禀报!其他方向也要注意。”

    廖凯刚回船舱时间不长,观察哨又报:说侧后方也发现有船队,船只更多,估计有10艘。

    廖凯再次出来,他还是什么也没看到。不过他开始紧张了。两个方向的船不可能都是自己被打散的伙伴,散落的船只不能距离那么远。如果这两伙中有自己的伙伴那就是后面的,因为航向相同,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去澎湖。这样一想,前面的船队就可能是外人了。

    廖成建议说:“还有时间,我们尽量向大队靠拢吧。”

    考虑再三,廖凯发出命令:“挂号令旗:船队停止前进,全体戒备,原地组成作战队形。各船准备兵器,准备火炮!”

    在廖凯命令之下,桅杆上更换令旗,悬挂出:停船、戒备和组成作战队形的旗帜。这四艘船都慢慢靠拢,形成一字长蛇阵。各船上的水手们都手执兵器紧张起来。

    廖凯也不敢回舱室了,他站在高处,两边观望。

    他们的船上有火炮吗?有,而且是威力更强的佛郎机炮。他们为什么不用移动灵活的虎蹲炮呢?原因是需要更远的射程,小个的火炮打得太近,海战上用处不大。他们经常跑海外,购买西洋兵器更方便,国内的西洋火器也是通过他们这些海商买来的。大炮很贵,只要有钱就能买,跑海洋贸易的商人当然很有钱啦,他们为了自保而买大炮是很正常的。他们需要小心的是不要被朝廷逮着,就类似于大陆上的地主豪绅不少都拥有火炮一样,比如刘家不就有火炮火铳吗?这些都是违法的。

    他们这几艘船上都有炮,只是数量不同,口径有差异。廖凯的船小,只有一门炮和一些火铳,其他的就是冷兵器了。

    这么大的一门炮放在那里了呢?既能方便使用又方便隐秘,它的位置就在甲板下面的第一层舱室里,而不是像现代军舰的大炮装在甲板上。

    佛郎机炮很笨重,有上千斤,不方便移动。正常的办法是固定炮位,炮口对着一个窗户,就是射击孔。可是廖凯只有一门炮,这就要兼顾左右两边。所以他们的炮是装在导轨上的,炮所在的舱室左右船舷都有射击窗口,哪边需要就推到哪边。因此,只有当船侧舷对着敌人的时候火炮才有用,其他方向打不着。所以廖凯小船队的队形是一字排开,侧面应敌。

    紧张中时间显得慢,水手们都备受煎熬。廖凯抽空把刘璎撵回舱室,告诉他:不许出来!

    两边的船只越来越近了,已经可以看清,对面来的是三艘船。他们的船很快。

    观察哨又发出呼喊:“向老大禀报,对面的三艘船上挂出了海盗旗!”

    廖凯闻报也向前方看去,他看到前方船上挂着黑色旗子,上面画着白色的骷髅,他认识,这是通用的海盗旗帜。

    这可是真正的海盗了,廖凯他们可是兼职的。他们公开挂出骷髅黑旗就是宣誓要打劫,要抢,要杀!

    海盗们为什么会这样明目张胆呢?应该是海盗们有十成把握了,把对手看做羔羊。这也是示威,威吓对手:不要反抗,乖乖投降!

    或许他们看到了廖凯船队的狼狈相啦?因而没把对方看在眼里。

    现在廖凯看清了对方,当然对方也就能看清楚廖凯的船,船上的桅杆只剩下一根,风帆也残缺不全。廖凯们经历了海上风暴,可是海盗船也在附近海域,他们也会经历同一个风暴,只不过是位置不同,风暴破坏力不同。

    海盗可能认为对方遭遇风暴,那就会损失很大,没有了反抗能力,海盗自持战斗力强,因而没把对手放在心上。

    不管怎么说,公然打出海盗旗,表示海盗们很狂妄。

    后面的船队也看清楚了,有10艘船。为首的挂着主旗!廖凯认出来了,那是自己的船队,是郑丰海的船!

    廖凯目视估计一下距离,前方海盗船至少有20里以上。既然明确前面的是敌人,后面是自己的船队。情况明了,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挂旗传令,各船列队,保持队形向后退!向我们的船队靠拢。”

    船员们又一次忙着从桅杆上降下来原来的一串小旗子,用绳子重新绑上一串再次挂到旗杆上。这就是给其他船只下达的命令。其他三艘船按照命令,升起风帆,调整队形向反方向驶去。可是他们的风帆残缺不全,还要照顾最慢的船,所以速度缓慢。看来他们脱离危险还有难度。

    现在的情况是:廖凯等四艘船航速慢,后面过来的郑丰海船队同样经历了风暴,同样损失很大,因而也是很慢,并且他们两队之间距离远一些。

    海盗船风帆正常,所以速度就很快,并且距离近。这情况导致最终海盗船会先一步追上廖凯们。除非海盗看到对手船多,畏难而退,否则一场战斗就不可避免了。

    水手们紧紧地盯着追来的海盗船,看海盗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们都很紧张,都拿着兵器随时准备作战。

    观察哨不停地报着距离,其实不需要报,廖凯站在甲板上也能看到,海盗船越来越近了,可是郑丰海船队慢的像蜗牛,真让人着急呀。

    廖凯看看太阳已经偏西,最多两个时辰就要天黑了,也不知道海盗能不能知难而退。

    半个时辰(1小时)后,估计距离在四五里,已经可以看到对方船上的人了。只见海盗船上站着不少人,挥舞着刀枪,喊叫的声音也隐约听到了,像是示威的样子,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火铳射击声。

    这边廖凯船上也有水手在甲板上示威,同样是挥舞着兵器。

    海盗船不退,距离越来越近,自己又不能与大队会和,廖凯不得不做迎战的准备了。

    因为大炮的射击孔在船的侧舷,要开炮就必须把船横过来,而不是现在船尾对着敌船。所以廖凯再次下达命令重新整顿队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