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56章:老黑 阅读设置

第56章:老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搜索队在沿途村镇查找廖凯,可是在黄石桥村招惹了麻烦,杨六为打抱不平而教训了几个地痞,为此不得不中断探查仓促撤回。

    为此杨六心里忐忑,担心被责罚,他对同伴范七诉说苦衷,他说:“范老弟,我也是一时激愤而教训了那几个地痞,结果耽误了正事,现在怎么给二爷交代呀?”

    范七安慰他说:“二爷待下人和善,应该能体谅杨兄。”

    事已至此,怕也没用,杨六只能如实向刘诚禀报。

    听到这个情况刘诚倒是没说什么。很明显,杨六是有正义感的,打抱不平并没有错。如果责罚他那是不是说自家的孩子比普通人家的妇孺老小更高贵呢?纵然人有贵贱之分,可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刘家现在还没那么高贵的地位,刘诚更不能直接表现出自家的孩子要比别人尊贵。

    皆因于此,刘诚是不能责备杨六的,而是需要安慰,当然也需要提醒。

    因此刘诚说道:“杨六,你也是侠义心肠,解救了那可怜的妇人,这事真的不怪你。不过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后还是不要误了正事为好。现在世上不平之事太多了,仗势欺人的到处都有,我们不是官家,总管不了那么多。”

    杨六:“二爷教训的是,在下会牢记的。”

    刘诚带领的船队从福州边界处折返回来,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不远处就是廖凯的家乡,是黄田县境内的岭边村,这个村子沿江,也比较大,还有集市,它旁边不远处有个更大的乡镇,叫水口镇。搜索队到达这里也会对这一片地区的村镇撒开网查找。

    小雨和小林这两个半大孩子不引人注意,是最好的搭档。

    这一天是至正21年4月11日,小雨和小林在水口镇里探查,两个孩子在大街小巷里到处走,看似闲逛,有时候也找人问问路。在一条不太热闹的街上,突然小雨注意到了对面走来的一个汉子,约莫有三十多岁,他看着眼熟。于是扯一扯小林的衣袖,递个眼色提醒小林注意前面的人。

    这人走路姿势特别,两腿岔开,八字脚,身体横晃,那走路的样子就像个鸭子。这是常年生活于船上的水手特有的走路姿势。特别是出远洋的船只,船在大海上颠簸的利害,在甲板上行走随时要防备跌倒,所以水手们都是这样行走,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习惯,到了陆地上也改不掉了。

    对面人越走越近,距离十几步的时候小雨已经认出来了,这个汉子是廖凯船上的水手,是看押过他的人之一,他还踹过小雨。但是看押过小雨的水手也有好几个,这一个人他认识,但是名字不知道,似乎记得别人叫他老黑。

    那人越走越近,小雨怕被认出来,就转过身去躲避。他佯装看旁边的一个小摊子,那是一个吹糖人的,已经有几个小孩在围着看了,小雨也凑过去,用后背对着过来的那个汉子,哦,就是那个老黑。

    那个吹糖人的为了招揽生意一边制作糖人,一边唱,搞得蛮热闹。

    小林倒是不必担心,因为老黑不会认识他。但是他也不敢盯着看,怕把老黑看毛了,于是也转身去看糖人。幸亏他们是两个孩子,如果是成年人围着看糖人就不像了。

    老黑走着鸭子步,横晃着走过去了。小雨小林互相使了眼色,离开糖人摊子远远地跟了上去。

    老黑是来逛街买东西的,这可就累着跟踪的了,因为他是沿着街到处逛,有合适的就买一两样,似乎全无目标,有时候还走回头路,小雨他们还要躲藏,搞得蛮紧张的。

    在街上转来转去的足有一个时辰(两小时),老黑终于转够了,回家了。小雨他们辛辛苦苦的终于跟踪到了老黑的家,那是一所很普通的人家,房子在临街的一面开门,看不到院子,如果有院子也是在另一面。

    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牢记位置之后就快速撤离了,这么重要的消息要赶紧禀报。

    回到船上时已经是傍晚,他们看到范七正在向二爷禀报,范七得到的消息更是令人兴奋,他在附近的另一个村子里找到了廖凯的踪迹!并且找到了廖家的宅院。他们也看到了宅子里有人进出,只是因为范七等人都不认识廖凯,甚至也不认识大少爷刘璎,所以无法辨认。

    这个村子叫岭边村,与小雨去的水口镇距离不足十里。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天之内有两个重大消息。谁都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就找到了廖凯。想一想也有道理。在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里,廖凯是首富,拥有最大最好的宅院,村子里哪有不认识他的人呢?

    今天得到的消息都是令人振奋的,现在需要搞明白的是刘璎在不在廖凯的家里。因为廖凯是经商的,并且是出远海的商人,每一次出海的时间都很长,因此廖凯很可能不在家里。同样的道理,刘璎也可能不在。很显然,这些情况不清楚就不能贸然动手。

    刘诚与杨六等人商议,明天继续派人到岭边村探查,务必查清楚大少爷在不在?

    杨六说道:“二爷,虽说这个村子算是比较大,但也只有百十户人家,外来的生人就很显眼,只有在逢集的日子里,外面来的人多才方便。可是岭边村每十天才逢集,今天是四月十一,逢集,下一个集市是二十一日。要等十天呀!”

    集市是中国古老的商业运作模式,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商业资源。具体办法是:在一个地理环境的范围内,比较大的村镇按10天一个周期定出轮流的集市。大的村镇可以多几日,比如十天内轮到两个甚至三个集日,比较小的村子就只能轮一天,太小的村庄都轮不上。

    杨六所说的岭边村就是逢一集市,就是初一、十一、二十一,十天轮一次。

    这种集市的办法现代里已经不多见了,城里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但是依然存在于边远地区。

    杨六所说是个难题。刘诚说道:“杨六你说的对,我们派个人进村,反倒被村里人盯上了,还怎么侦查呀?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杨六说:“二爷,只有小雨认识那些人,所以只有他去最合适。还有小林,他们两个都是小孩,如果装扮成乞丐倒是比较自然。哪个村子里没有要饭的呢?”

    现在兵荒马乱的,乞丐特别多,倒是见怪不怪了。

    乞丐里大多是小孩妇人或老年人,成年人很少,一般都是残废,正常的成年男人哪能去要饭呢?所以其他人不合适,只有小雨他们两个孩子还行。

    刘诚:“对,就这么办。把小雨他们两个找来。”

    小雨小林来了,听说要他们装扮乞丐小雨就说道:“二爷,假扮要饭的到不如装扮成篾匠,我两人就是靠篾匠手艺一路回家的。”

    其实他们走街串巷的卖手艺,也跟乞丐差不多,都是要饭吃。这个行当他们二人都熟悉,他们本身就是篾匠嘛。

    小雨他们的到来提醒了刘诚,想起来那个老黑,于是他对杨六说道:“杨六,小雨不是在水口镇上看到一个廖凯船上的水手吗?我们找到此人应该能问出什么。你找几个人今晚就把他抓来问一问?”

    杨六:“是!二爷,我马上找人。不过也要小雨他们两个带路。在下还有个想法请二爷的示下。水口是个大集镇,抓人麻烦事多,我们找老黑不过是问大少爷的下落,在下觉得如果当面能问明白,就不必抓回来了,如果他不服,再抓回来审问。”

    “行,你们可以相机行事。”

    “谢二爷体谅。”

    当晚杨六带着五个兵丁和小雨小林乘夜色潜入了水口镇。这里只是一个大集镇,不会有城墙,进出都很便利。有小林他们领路,很快就找到了老黑的家。

    老黑家是最简陋的民宅了,只有三间房,并且临街。堂屋在临街的一面开门,就是进出宅子的门了。小小的院子就是与邻居之间的空隙,非常小。由此可知,老黑属于最底层的贫民。

    杨六在老黑家周围观察,这种房子反而不容易悄悄的进去。临街的房门必定更严实,直接撬门不容易,并且可能惊动里面的人。思量再三,杨六只好决定从房子上翻过去到院子里。侦探都是有些功夫的,他悄无声息的就进了院子,院子里的门就简易多了。特别是小家小户的一般都不养狗,这也少了一道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