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朝玩主 > 第92章 布衣养望 阅读设置

第92章 布衣养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朝玩主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历史车轮,势大无匹,更改起来,困难重重。

    但有时候,蝴蝶效应也很厉害。

    张涯穿越宋朝、窝在角落里,小翅膀扇呼的貌似并不大。

    但他为了交换书籍、获得信息,将外伤消毒缝合技术传给胡常兴。

    从而,就有了胡常兴等人的东京城之行,亦有接下来的救治扬名行动。不知道胡常兴拯救了何人,引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原本历史中,要去南方信州权知州事的滕子京,竟然来到了西北次边境的宁州,担当整个地区的一把手。

    张涯对历史细节很模糊,并不知晓这一切由来。他更不清楚历史、野史之中,对滕子京的评价相悖。

    猛然间,见到一位历史名人,他感觉到有些晕乎,双眼瞬间无神,基本的礼节答话,更被他抛之脑后。

    见张涯如此模样,滕子京也被整晕了,不知道为何如此。回头看了看两位随从,也得不到什么提示。

    滕子京略加思索后,微闭起眼睛,语气和煦说道:“啊哈……张小郎!张小郎!汝欲何为?不请老夫,入宅一叙?”

    “呃……晚生失礼,失礼之至!”

    张涯骤然惊醒,换出淡然神色,不卑不亢说道,“不识太守尊驾,还望宽恕一二!敬请太守入陋室歇脚……”

    历史名人,外加官府大员,权知州事,相当于后世的市高官。

    张涯前世之时,只是工厂的小管理者,可没见过这等有权的官员。

    从面容上来看,滕子京有五十岁左右,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此人为官数年,智商、情商肯定都出类拔萃。

    基于君子范仲淹为其背书的情况,张涯能够得出大致的判断,滕子京的人品学识应该没说的。

    因此张涯并没有太畏惧,就是不知此人为何而来。

    他心中很清楚的,身处于宋朝社会中,他能有几斤几两……让一位市高官亲自登门,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进入会客厅,分尊卑落座。

    面对滕子京的问话,张涯心中十分谨慎。

    他又不熟悉这种文绉绉的语言形式,几乎每句回答都是斟酌再三,结果就显得慢吞吞的,没有一丝少年的样子。

    “唉!汝这小郎。”

    微微晃着脑袋,滕子京随即起身,轻拍张涯肩头,“哈哈!老夫腹中饥饿,赶紧上酒菜!嗯,你为何如此老态?”

    一翻谈话交流,张涯慢慢觉得,这历史名人、什么高官都是噱头,和他前世的工厂老板,基本没啥区别。

    不但会高谈阔论、吹嘘出宏伟蓝图,也会一些很务实的手段,只是对话语言文绉绉的,让人理解之时有些挠头。

    见滕子京卸下身上的官仪,张涯心中微动,歪着嘴角笑道:“滕太守!晚生有个秘密,心中住着位老翁,因而有些老态!”

    “张小郎,汝作甚?”

    身体稍微一抖之后,滕子京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胆敢诳诈老夫,甚好,甚好!少年之锐气,当应如此,当应如此!”

    “晚生无状,见谅见谅!”

    “莫要言它,上酒菜!”

    ……

    滕子京有点像后世的驴友,他刚刚到任宁州不久,就借助春耕下乡视察的名由,跑到旷野中转一转,察验农忙情况只是顺手而为。

    至于登门慰问张涯,更像是搂草打兔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滕子京想当面见见张涯,判断他人所言是否有误。

    然而,滕子京抵达九陵塬后,瞬间就被北侧的小山包给吸引。

    用餐完毕。

    凝视张涯片刻,他轻捻胡须,微笑说道:“张小郎!汝在北侧小山,欲做甚事?可否带老夫一观?”

    嘿嘿!张涯瞬间叹服。

    果然是做官的!见识的确不凡,高人不止一筹,一眼就能得知,什么才是塬地上,最有价值的体现。

    快速看看滕子京神色,张涯心中很清楚,这位历史名人的目标。

    没有丝毫的停顿,他起身笑道:“太守欲观后山,晚生自当引路!”

    “哈!好说,好说。”

    ……

    不管滕子京能看出多少门道,张涯都会借助这个机会,将梯田修筑方法交出去,能换到人情是人情,能扬名则扬名。

    反正这种方法,在他手中也没多大用途,能换到什么就是什么。再说了,这位还是范仲淹的盟友,该露出一些能力,就莫要敝帚自珍。

    况且,这些时日与官府、官员频繁交流,他得知了很多消息。比如宋朝很喜爱、优待神童……

    也就是说,只要他表现的不过分惊奇,被人当成妖孽给处理掉,顶出个少年英才的光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吃香的。

    后世有句话叫:出名要趁早!

    在这个时代非常实用。

    土山上的梯田刚开工,并未修成多少,不足整个工程量的两成。但最先完备的这些梯田,刚好对着塬地,距离老远就能看到。

    张涯头前带路,一行人步行上山。

    四处观察良久,滕子京若有所思片刻,指着平整好的梯田问道:“张小郎!在此田面上,汝欲种何物?”

    “回太守问话,晚生欲树成林!”张涯微笑道。

    “作甚?植树成林!”

    滕子京显得有些意外,但还是套话道,“张小郎!直接栽种即可,如此耗费人力,岂不事倍功半!”

    “太守,并非如此。”

    清楚此人的目的,张涯笑着解释道,“整饬成梯田,虽耗费甚多,然植树成林,或是耕种豆麦,皆能事半功倍!”

    “噢!这是为何?”

    滕子京眼神微动,语气和煦说道,“可否言明,其中缘由。若有大利,推至全州,老夫奏请官家,为汝请功。”

    “太守垂询,晚生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忽略这张空头支票,张涯继续说道,“宁州府、或邻近府县,雨水多在夏秋,暴雨繁多化山洪而失……”

    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出发,他将修筑梯田的好处,只要是他所知晓的,化成半文半白的言语,都一一讲述出来。

    听完张涯的讲解,滕子京压不住心中激荡,面部微微露出惊容。

    未几,他叹息道:“张小郎!梯田如此上佳,能留阻雨水,为何不种麦豆?植树成林,岂不买椟还珠?”

    “滕太守!晚生已有塬地十顷。”

    伸手指着塬地,张涯笑道,“此时百多亩田,已耕种粟豆等物,收获口粮、得读书之资。种树成林,则为百年大计……”

    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涯想获得关注点,稍微出露一些,也不为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