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好郎君 > 第165章 论莽热的狂热 阅读设置

第165章 论莽热的狂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朝好郎君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盟誓是西藏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在吐蕃时期,它作为稳定社交关系的纽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外交方面,盟誓也作为一种“可信”的手段,成了吐蕃与周边族**往的纽带和桥梁。

    在唐蕃200余年的交往史上,双方曾历经8次会盟(也说9次、10次)。这其中,公元821年的长庆会盟最为著名。

    作为这次会盟的实物记载,矗立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也称舅甥会盟碑),俨然成了汉藏友谊的象征。

    但就像中国老话说的,“不打不相识”通常是确定国家地位的常规手段。

    不下场比划比划,打个头破血流,谁能在乎和平的珍贵?!

    所以,唐蕃之间的会盟,其实是两国战争态势的补充。

    能直接弄死你,还会什么盟,铆足劲儿干你不就得了?!

    于是,在目力可见的史料中,每次唐蕃会盟前,都有一段漫漫长路要走。

    两国内部都不缺乏死硬的战争贩子,高呼弄死对方的口号,要死磕到底。

    今天,我们就以唐蕃间最重要的长庆会盟为例,看看通向和平之路的艰辛与曲折。

    一、头破血流的死磕

    刚才说了,死磕是会盟的逻辑基础!

    磕不动了,才会想会盟的事儿。

    长庆会盟前,唐蕃两国便结结实实的磕了一把。

    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七月至802年正月,唐蕃两军围绕着盐州(陕西定边)、维州(四川理县东北)大打出手。

    作为战争的发起方,吐蕃军队首先对关中北部的盐州下手。

    七月十八日,吐蕃大相论莽热驱兵围攻盐州,二十九日克麟州(陕西神木北)杀刺史郭锋,毁城郭,大掠城内居民。

    九月,盐州节度使杜彦光在兵威重压下,无奈放弃重镇盐州城,南走庆州(甘肃庆阳市)。

    吐蕃占据盐州后,纵兵掠夺并再次将盐州城焚毁。

    为了缓解朔方的巨大压力,唐庭以“围魏救赵”之策应对,敕命剑南节度使韦皋发兵川西。

    韦皋受命后毫不犹豫,于八月中旬遣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四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此前两国交兵,基本都是吐蕃攻,唐朝守。

    这次韦皋却主动出击,打击吐蕃控制区的纵深,这表明唐军已渐渐从安史之乱的影响中缓过气来,具备了分庭抗礼的能力。

    同时,唐军大穿插战术,必须仰赖诸羌部落的配合。

    这恰恰是之前蕃军的优势,现在唐军有能力采用,说明在吐蕃不断的征兵征粮困扰下,诸羌心生厌倦转向了唐朝。

    在川西崇山峻岭间的穿插血战,从八月持续到十二月,尤其是南渡泸水(大渡河)的唐军,在鹿危山大败蕃军。

    随后,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决战,吐蕃再次遭遇惨败。

    至此,川西唐军击溃蕃军16万,先后攻取7城,5军镇,焚毁堡寨150座,斩万余,俘六千,受降三千余户,兵围维州及昆明城(四川盐源)。

    赤德松赞显然不愿放弃这两个战略支撑点,他一面在康、嘉戎和山南等地实行“大料集”,每三户出一军卒,充实军队,令驻军严守纳川、故洪、诺济、腊城、聿赍五城,并伺机援助。

    另一面,他又下诏严令在朔方掠夺的论莽热,即刻南下。

    公元802年(贞元十八年)正月,论莽热率兵十万入川,韦皋以逸待劳,派剑南唐军据险而守。

    论莽热昼夜兼程数千里来援,自然希望速战速决。

    但川西群山间的通路就那么几条,唐蕃双方都心知肚明,韦皋早早就备好了一桌大餐,等着论莽热来赴宴。

    心急火燎赶路的论莽热,连续两次钻进了韦皋的口袋阵,十万大军折损过半,自己生擒活捉“献俘阙下”。

    战争打到这里,基本就算完结了。

    唐军斩获,安史之乱后最大的胜利,实力犹存的吐蕃,则死死守住了维州。

    二、姓白的“大白呼”

    要说哪个君主不想过太平日子,打死我也不相信。

    君主也是人,喝点小酒、撸个小串、泡个小妞,过点混吃等死的幸福日子,这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可惜,就像雍正说的那样,“总有刁民想害朕!”

    有时候,即便君主不想打了,可架不住朝里总有战争贩子,煽乎一帮头铁的,要死磕到底。

    维州之战后,唐蕃两国的君王都打烦了、打腻了,也打累了。

    想想也是,从松赞干布的松州之战开始,唐蕃两国在160年里,硬生生的磕了180多次。

    软点的地方早就被吐蕃打下来了,剩下的都是铁骨铮铮的横货。

    于是,中断了十几年的使臣团队,开始在唐蕃古道上忙活起来,不断释放愿相向而行的善意。

    当时,吐蕃朝中臣子们的顶端,坐在两位僧相(钵阐布)。

    应该说出家人就是慈悲,两位僧相在唐蕃合盟之事上,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唐使徐复出访吐蕃。

    他随身带着一封宪宗写给僧相的信,这封名为《敕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书》的信,虽号称是皇帝亲笔,但实际上是一个叫白居易的“大忽悠”所写。

    信中“白大忽悠”,首先热情洋溢的给钵阐布送上高帽子,盛赞他们品行“器识通明,藻行精洁、真实合性,忠信立诚”,并在辅佐赞普的工作中“辅赞大蕃,叶和上国,思安边陲,令息兵甲”,实在当得“卿之远略,亦得国之良图”。

    但在没什么营养的寒暄之后,话锋一转,马上开始捞干的。

    “所议割还安乐、秦、原等三州事宜,已具前书,非不周细,及省来表,似未指明。将期事无後艰,必在言有先定。今信使往来无壅,疆场彼此不侵,虽未申以会盟,亦足称为和好。必欲复修信誓,即须重画封疆,虽两国盟约之言,积年未定,但三州交割之後,克日可期,朕之衷情,卿之志愿,俱在於此,岂不勉欤?”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年吐蕃使者来长安请求会盟,曾经口头答应过归还安乐(今宁夏同心县)、秦(今甘肃天水)、原(今甘肃镇原县)三州,好长时间过去了,一直没见行动。

    现在两国通使合好,总说要会盟议和,但谈了好几年也没个结果,主要就是因为会盟议和必须要重新划定疆域。

    现在三州交割之事赶紧办了,会盟大典这事儿立马就办。

    这事儿是咱哥俩共同的愿望,又不是勉强,咋就这费劲腻?!

    同时,信中还提到“曩者郑叔矩、路泌,因平凉盟会,没落蕃中。比知叔矩已亡,路泌见在,念兹存没,每用恻然!今既约以通和,路泌合令归国。叔矩骸骨,亦合送还。表明信诚,兼亦在此。”

    当年平凉劫盟之时,吐蕃抓了大唐不少高级干部。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尚在人世。

    想想都挺不容易,马上都要会盟大典了,干脆把他们放回来得了。

    已故的把遗骸送回来,还在世的,要活的。

    这不也显得吐蕃大度,对会盟有诚意吗?

    我这可都是为吐蕃好呀,你合计合计,看我说得对不?!

    当时,白居易官为中书舍人,基本就是宪宗的私人秘书,所以《白乐天文集》中保存了大量代笔皇帝的敕书。

    这其中,既有给钵阐布的,也有给吐蕃大相尚绮心儿的,还有给回鹘可汗的。

    这些敕书成了研究这一时期,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关系的重要史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