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好郎君 > 第191章 新罗军 阅读设置

第191章 新罗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朝好郎君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当时,在维州城周边汉羌杂居非常普遍,吐蕃将领借助这一有利条件,派遣一位吐蕃女子进入维州城生活,并嫁给城内守军连生两个儿子。二十年后孩子长大,逐渐在城里诸羌中有了声望。

    当吐蕃再来攻城之时,两个男子联合城内其他诸羌,突然袭击杀光城门守军,从城内打开城门,吐蕃军队趁势一贯而入,攻破内外城墙,维州就此陷落。

    夺下维州后,川西形式遽变,吐蕃以维州为中心构筑的战略防线再无弱点,因此吐蕃赞普亲自将维州改称“无忧城”,意为“川西从此无忧”。

    随着吐蕃连续攻城掠地,唐朝在川西的形势岌岌可危,所幸继任剑南节度使严武文武全能,既可以同杜甫诗文唱和,又能统兵打仗运筹帷幄。

    公元764年(广德二年),严武在当狗城痛击吐蕃、南诏七万联军,十月又配合郭子仪的朔方军拿下重镇盐川城(甘肃漳县西北)。

    总算堪堪挽救了唐朝在川西的局面,征战途中,严武写下了记述这次战争的《军城早秋》一诗: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虽然严武取得了部分胜利,但也仅仅是维持川西的局面。严武去世后,接任剑南节度使的崔宁继续在川西抗击吐蕃、南诏和诸羌部落的联军。

    在崔宁给朝廷的上奏中可谓战果累累,称分别在公元769年、775年、776年大败吐蕃联军,每次均斩首万级以上,缴获牛羊牲畜无算,但却从未有攻取州城的记录,很有可能是夸大其词了。

    相反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崔宁却上奏朝廷,声言吐蕃进攻黎(四川汉源县北)、雅(四川雅安县)二州,最终二州未失,吐蕃无功而退。

    但由此可见,吐蕃时刻寻机进攻的态势并未减弱,并以突破了川西山地,开始觊觎川中平原了。

    但公元779年(大历十四年)吐蕃遭受一次沉重的打击,神策军李晟在川西大败吐蕃联军,成功收复了维、茂二州。

    这次大胜的意义并不在于,唐军重新夺回了维州,川西地区吐蕃主攻唐军防御的战争态势并没有改变。不久之后,在吐蕃军队的压力下,唐军不得不再次放弃维州城。

    而在于经过此战,吐蕃开始对南诏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质疑,认为南诏军出工不出力,导致二者之间的联盟出现了裂痕。

    战后不久,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便将南诏国国王异牟寻改封为“日东王”,双方由兄弟之国(“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降为臣属关系。

    吐蕃对南诏关系的冷淡,为唐朝拉拢南诏联合对付吐蕃提供了机会,宰相李泌敏锐的感觉到南诏和吐蕃的疏离,对德宗说:“招南诏,则是断吐蕃右臂。云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臣于吐蕃,苦于吐蕃赋税重,未尝一日不思复为唐臣也”。

    于是,德宗以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开始实施与南诏联盟的战略。

    公元788年(贞元四年),南诏王异牟寻先遣其东蛮鬼主骠旁、苴梦冲,苴乌星入朝觐见。五月八日,德宗宴之于麟德殿,赏赐甚丰,并封骠旁为和义王,苴梦冲为怀化王,苴乌星为顺政王,各给印绶而遣之。

    就在唐朝和南诏眉来眼去的时候,十月,吐蕃发兵十万进攻川西,征南诏数万军队屯兵泸北(泸水之北),此时异牟寻尚未决定与吐蕃决裂,南诏照例出兵。

    韦皋摸准了异牟寻首鼠两端的心思,给吐蕃和南诏间使了一条反间计。

    他亲笔书写了一封给异牟寻信函,书信中他叙述南诏离蕃归唐的好处,并列明归唐后,唐朝能够给予的优待条件。

    但这封信却不是送给异牟寻的,而是想办法通过细作送到了吐蕃统帅手中。吐蕃将帅看到这封信函后,对南诏产生了怀疑,派两万吐蕃军队驻扎在会州(四川理县西),阻断了南诏军队的入蜀之路。

    异牟寻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不爽,命令南诏撤军,吐蕃和南诏的矛盾趋于表面化。

    失去了南诏策应的吐蕃军队成了一支孤军,在韦皋联东蛮兵打击下狼狈而回。

    战败后,吐蕃将领将进攻失利的责任,归咎于南诏的背离,言语之间颇多冒犯,这使得异牟寻心中更加倾向于弃蕃归唐。

    随后数年间,唐蕃两国以维州为中心,在川西连番大战,虽然韦皋始终无法攻克吐蕃重病固守的维州,但却成功收复了嶲州(今四川西昌)周边地区。

    并在阵中斩杀吐蕃青海大兵马使乞藏遮遮、腊城兵马使悉多杨硃、节度论东柴、大将论结突梨等战将。

    其中,青海大兵马使乞藏遮遮,据说是横行河陇十几年,吐蕃大相尚结赞的儿子,这员吐蕃骁将的被杀,导致川西吐蕃军队士气大搓。

    而在这些连续不断的交战中,南诏军队却一种作壁上观,即便在吐蕃逼迫下出兵协助,也采取冷眼旁观阳奉阴违的态度。

    唐蕃两国在川西的博弈云波诡谲,但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至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的几十年间,蕃强唐弱的局面始终没有改观。

    即便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国重新与唐结盟脱离了吐蕃的控制。但吐蕃军队主导进攻的态势依旧存在,双方都在暗中积攒力量,等待一场破局之战的到来。

    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八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整顿军马,遣唐军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之前唐蕃两国在剑南的战争,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御,而这次唐军却主动出击,表明唐军的军事实力已能和吐蕃军队分庭抗礼了。

    多路并进的唐军,在剑南崇山峻岭间与吐蕃展开连番血战。战事从八月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其中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决战,以吐蕃惨败告终。

    随后,唐军继续向西南推进连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军则在南诏军队的配合下,强渡泸水(大渡河)绕至吐蕃军队后方,决堤水淹吐蕃军营。吐蕃军队大溃,被唐军合围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军覆灭。

    战后唐军惊讶地发现,吐蕃俘虏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这是自,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后,时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见,吐蕃兵员的紧张程度。此战因其在泸水之南,也称“渡泸之役”。

    唐军兵围维州后,赤祖德赞命内大相论莽热领兵自盐(陕西定边县)、夏(陕西靖边县)二州千里来援,韦皋以逸待劳,再次大败吐蕃,生擒论莽热(吐蕃从不远千里从西北调兵援救剑南的维州,大家想想意味着什么)。

    而论莽热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