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 第80章 幸遇贵人 得住处结识邓宙 阅读设置

第80章 幸遇贵人 得住处结识邓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一夜无事,早上例会,桑组长果然又是老调重弹,刚开头说了没几句,汪荣华就打断了他的话:我说桑组长啊,我有个关于提升产能的小建议,不知道能不能提啊?

    桑组长一愣,心想,行啊,你小子开窍了啊,笑眯眯的说,当然可以了,你说说看。

    嗯,我是觉得啊,咱们生产人员啊,需要有饱满的激昂的情绪,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嗷?发挥潜力,你说说看,怎么提升呢?

    我认为您每天开会之前,应该把前一天的每个人的生产报表都读一遍或者张贴出来,这样子啊,不但能让大家核对一下是否有记录错误,毕竟你们都是靠计件算工资的,万一给登记少了,那不是有点亏吗?对不对?还有呢,就是这样子,大家可以看到彼此的差距,让一些有荣辱感的人啊,可以知耻而后进,可以激励大家互相竞争,彼此攀比,那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生产热潮的。桑组长,您觉得怎么样啊?

    火已经烧起来了,我要加点柴了,引入正题,所以没等桑组长接茬,我就在旁边搭腔道:是啊,桑组长,我们几个每天做得这么少,不但让你为我们操心,难过,说实话,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脸红啊。特别是汪荣华先生,这小子啊,这几天产量最低,昨天好像才22000pcs吧,可是他还很骄傲,还以为自己做的很不错呢。我代表办公室的下放人员强烈的建议您,把其他工人的数量报给他听,让他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满足现在的一点点进步了。其实他和其他的同事们差得远了去了,我觉得按照桑组长您的管理水平,其他工人的数量最少也得50000pcs以上。

    然后我扭头转向汪荣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汪荣华,你要化耻辱为动力,请你主动向老工人们看齐,甩开膀子加油干,让自己的产能来个质的大飞跃,明天就争取翻一倍。汪荣华,你给桑组长报告一下,有没有信心?

    汪荣华把胸脯一挺,右脚使劲“啪”的一声跺了一下地板,来了个立正,大声说道:报告桑组长,还有几位受我连累了的办公室同仁,我非常有信心,也愿意在老工人们的帮助和监督下,把产能从昨天的22898pcs提高到和你们一样,无论是50000pcs还是60000pcs,我都愿意拼尽全力,三天之内达到你们的水平,请桑组长批准。

    其他的几个家伙,也跟着起哄了,陆晓阳说,桑组长,你快点报数吧,让他听听。

    陈江南说,桑组长,你可一定要支持他奥,他有的是劲。

    胡宗乾说,桑组长,军中无戏言啊,你现在就让他签军令状.......

    桑组长没有想到我们会给他来了这么一招啊,骑马难下啊,公布吧,就露馅了,不公布吧,又怕浇灭了汪荣华的热情,只见他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半天,最后讪讪的说了一句,数字嘛,我就不念了,等下我单独给汪荣华指导一下,大家一起努力吧。说完,散会了,从此之后再也不听他拿这个说事了。

    慢慢的,我们发现,这立隆厂的生产线设计真是厉害啊,他把每个员工的时间都计算的非常精确,几乎可以把他们压榨到了骨髓里,让每个工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闲暇时间,更别提去遛达遛达了,连去趟厕所小便都得跑步前进,否则机器就会报警提示,超过30秒,机器漏斗就会堵塞,发生故障,这就是大问题了。

    而且只要机器一有异常,组长,主任都会过来了,轻则挨一顿批,重则记过,罚款。所以只要机器开了,就分秒不能离人,弄得我们一天到晚高度紧张,神经兮兮的。我记得有一天最多的时候做了24000多个电容,这估计都够半个城市的人用了吧?还特么说我们产能不够,想咋样嘛?

    不过没过几天,我们就摸清了机器工作的频率和特点了,老胡想了一个办法,在下料带那里做了一下手脚,这样机器频率就变慢了,大家操作起来就轻松多了,可是这个只适用一小段时间,万一时间久了,下料带那里就会发热,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也只是上午,下午,晚上各使用一会儿。

    我们几个互相之间离得也不远,最多隔一个人而已,所以自从用了老胡的方法后,我们就难得的拥有了一点空闲时间,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了,寂寞枯燥的车间生活终于有了一点新鲜的气息。

    有一天,在最右边的陆晓阳忽然神秘兮兮的连连向我们招手,啥事啊?我们围过去一问,原来他旁边有个小子,白白净净,文文弱弱的,叫冯楚南,湖北十堰人,也是办公室安排下来实习的。呵呵呵,大家就像当初的地下工作者,在白区忽然遇到了革命同志一样,激动万分啊,马上引为知己,无话不说,很快搞熟了。

    原来他是6月份由他表姐介绍进厂的,他表姐在隔壁的晶圆厂做会计。当初和他一起进来的有6个人,在办公室呆了一天就给下放到车间了,其他5个人坚持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了,他不能走啊,因为他表姐在这里啊,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刚毕业的学生,有份工作就谢天谢地了,他也没有其他工厂的经验,自然不敢有什么举动。

    这些我们都不敢兴趣,我们吃惊的是,粗略的一算,这冯楚南已经在车间2个多月了啊,没有错,快70天了啊,我们呢,才到车间三四天啊。我靠,想到这里,我们五个当时就懵了:本来以为来车间无非是熟悉一下生产工序,切身了解一下产品的制作过程,为以后的跟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像在其他工厂一样,最多10天半个月的吧,可是冯楚南这哥们都这么久了,还在这里啊,这是干啥啊?是上面把他给遗忘了,还是别有用心,还是正常操作?

    虽然心里极度的不理解,可是我们心里也只能暗暗的给自己找了个静下心来的台阶:他冯楚南是个刚毕业的新手,我们几个可都是有工作经验的老手了,所以呢,他在车间呆了两个月也是应该的,我们几个肯定不会的。

    其实这么想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实际上,我们心里很忐忑,这个理由是说服不了自己的,可是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胡思乱想,不可取,自暴自弃,不可行,唯有静下心来,泰然处之,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静待命运的安排,相信自己,相信李经理,相信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