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主神修理员 > 第168章,边区的发展 阅读设置

第168章,边区的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加上边区的养鸡场,养鸭场,养猪场,和罐头厂这些食品工厂,产能不断扩大,现在不但可以完全供应边区,还可以供应国内,零零散散的出货物,每年边区可以赚取1亿元以上的收入。



    可惜赚的这些钱都被徐达快速的花出去了,像购买电力设备建立发电厂,购买各种机械,甚至建造用材,还有每年在边区好几万打工的人,边区一直在扩大,自然也一直在修建,本来还是一个小镇一样的城市,这几年越来越像一个县城了。



    而这样的基础建设最耗钱了,赚到的钱,又全部像流水一样回道国内。甚至资金还会不足以至于几年时间徐达每年都会回国内卖几吨黄金来补足资金的缺口。



    这些年边区快速发展,收入比国内多三倍以上,有不少国内的人羡慕这里的工资,跑到边区发展,几年时间边区这里就增长了7-8万人,现在边区俨然已经成为一方繁荣的小县城了。



    当然边区这些年跨越式发展,只能保证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并不能让徐达升级到总部主要领导。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这里光富裕是不够的,要完成任务少不了要和总部火拼一场。



    徐达在得到第3个任务后,在边区也开办了兵工厂,可以生产枪支,手雷和弹药,甚至还可以生产消息迫击炮,要不是国内不支持,徐达甚至想要购买一些59坦克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而本来只有几百士兵的边区,这些年在徐达的支持下,部队人数扩充到3000人,勉强可以说一个师了,但充足的武器人边区变得兵强马壮了,甚至实力比总部要强大的多。



    而国内也是看到边区不断扩充人马,害怕两边火拼,才严格限制武器进入这里。但却没有多少用处,张建国想要更进一步,而徐达想要完成任务,两人都在拼命加强边区的实力。



    而现在任务时间也过去了3年,徐达觉得边区兵强马壮了,是时候把总部那些人赶下台了。



    说起总部也是可怜,他们没有徐达这样的财神,以至于要边区接济,但即便是这样,因为没有反正经济的能手,这些年也没有多大发展,反而一直加大边区对总部的接济,这样不但让总部在边区威望大失,而且也人边区对总部充满了抱怨。



    甚至有不少干部和士兵想要丢下总部这个累赘,现在他们的地盘也就边区最繁荣,在边区的战士看来,他们这里更加适合做总部。



    而总部领导不能带给他们胜利,有不能带给他们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如让他们来治理这里,战士们都跃跃欲试的想要把总部拉下马。



    可以说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大家都看着张建国的行动,包括徐达也一样。



    但大家却一直没有看到张建国的行动,以至于徐达都忍不住找张建国商议。



    而张建国在政务的事情全部抛给徐达处理,他只关心两个地方,第一便是兵工厂,这关乎到军队的火力。



    第二便是养殖场了,边区自从养殖场开始有了产出,军队的士气就在不断增强。



    肉、禽、蛋这三样便是张建国提升士气的法宝,现在部队每天都可以吃到肉、禽、蛋,士气现在已经升到顶点了。



    所以张建国对两个地方异常关心,有空便会去这两个地方,甚至带在这两个地方的时间,比军营都要长。



    而这次徐达找张建国,他便在养殖场,徐达只能去养殖场找张建国了。



    徐达的车还在半路上,天忽然下起雨来,好在徐达这个是皮卡有可以挡雨的地方,要是吉普那种帆布做的挡雨棚,那真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



    雨季快到了,边区这段一段时间经常下雨。



    这里处于亚热带高海拔山区,热空气从平原过来与冷空气相交,雨量充沛,而且雨来得很快,没有什么乌云压城,直接就是兜头而下。当然去的也快,经常下了几分钟大雨,天空便放晴了。



    根据徐达收集到的地质资料,本地的年降水量达到两千毫米以上,但春夏相交之时也就是雨季开始的时候,但秋冬季节雨量却就稍显不足。



    正因为雨热不同期,边区的粮食收成总也高不起来。哪怕徐达花大力气从国内召集几个农业专家来指导,而且还有了良种、化肥,本地的粮食亩产也只有三四百斤,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而边区的财政收入有1亿多,徐达根本看不上农业收上来的那点税,所以边区种田一直的免税状态,但即便这样,边区的农民收入也不是非常高只比国内农民好一点,不用交公粮,他们可以吃得饱,想要购买家电等工业物品却没有钱。



    他们想要购买其他物资,还需要帮助边区打工,好在边区一直在做基础建设,想要的人力无穷,边区的农民算是第一批农民工。



    农业专家也建议徐达,在这里多开辟一些甘蔗田,和橡胶树这些经济作物,这样更加能提高本地农民的收入,粮食以他们这样几万人的小地区靠国内购买就足够了。



    徐达也才不把心思放在农业上,决心依赖进口来解决粮食问题,虽然国内粮食也不多,但供应不到10万人的边区还是做的到的。



    雨下得很快很急,一会儿工夫,眼前的世界就整个变得朦胧了,密集的雨水仿佛连成了一条条雨帘,视线看出去,景物都是曲折波动的。



    饲养场在新城的南方,徐达被安排在城南工业区再靠外的一个圆弧形山谷内。



    这个山谷面朝大江,其余三面都被两百多米的小山包围。北侧靠江岸处有一个三十来米的缺口,正好作为进出通道。



    徐达原打算把这里作为水泥厂所在地。但后来考虑到距离工业区还是太近了,水泥生产扬起的粉尘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改为大型饲养场。



    边区发展一个地方最紧要的是什么,徐达认为是如何服务好人。毕竟边区在安全上根本不能和国内相比,要是不能在其他地方超越国内,国内的人是不可能跑危险的边区来的,毕竟这里几年前还在打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