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76章 议事 阅读设置

第76章 议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皓月当空的星夜,柔和的月光将北平王宫,映得美轮美奂。

    但在王宫中朝宫殿之人,他们因有要事商议,而无暇欣赏此时的美景。

    殿中这五个人此时正在议,北平该如何奔丧?

    原本一直脸色铁青的燕王,在议给他父皇奔丧之时,他眼睛虽随之湿润,但眼中的愤怒之火仍清晰可见。燕王声如洪钟地道:“不回京师为父皇奔丧,将愧为人子”。

    让燕王、张玉、道衍、太监刘思没有想到的是,世子朱高炽首先说话了。

    朱高炽沉毅地说:“皇祖将北方防务的重任,交予父王。若父王奔丧期间,帖木儿将有可能转攻大明;鞑靼与瓦剌,见父王不在北平,亦可能借攻打大明来缓和内部矛盾”。

    “倘若帖木儿与北元串通一气,兵分两路来攻,而父王又不在北平主持大局,说大明将危矣,绝非是儿臣在危言耸听”。朱高炽略显焦急地接着道。

    “现在不做最坏的打算,将来就有悔之晚矣的可能”。张玉对正看向他的燕王,言道。

    刘思见燕王微微点头,奏到:“皇上就连病重之时,还曾焚香祭天,祈祷于上苍,让大明国祚久远。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绝不希望看到在大明存亡之际,您只顾父子之情去京师奔丧,而不顾君臣之义而镇守着北方”。

    “事有轻重急缓,请至尊以大局为重”。道衍如是说道。

    皆有听到道衍将燕王称为至尊,但朱高炽、张玉、刘思,却仿若视若无睹。

    而燕王向来就不喜,惺惺作态。在自己人面前,他自然更不会去隐匿自己,

    思索片刻,燕王直接令道:“高炽,待会下去就传令于朱能。让他将三千营大部留在开平,再带马步各一千精锐与朱高煦一起,立即回北平。然后,你就带着你两个弟弟去奔丧”。

    “将三千营安排在大宁,是否可行”?张玉请示地道。

    燕王摆了摆手,道:“第一,大宁的战略位置低于开平;第二,将三千营放到大宁,内部复杂的大宁会将”三千营“这进攻利刃当作防守之用,这岂不是暴殄天物”?

    燕王脸上浮现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他道:“再说文弼不是说即便面对一国,他也能一举削平吗?既然他如此能干,那我就将好钢用在刀刃之上”。

    见张玉有些不知如何说好,燕王自信地说:“文弼跟了我这么久,习得我的用兵之道。文弼,不至于蠢得说那话。不过那话,未必不是文弼的心声”。

    “再说,我信得过文弼”。燕王对正欲开口的张玉,抢先一步地道。

    能猜得出燕王所说的“信得过”,既包含了信得过儿子的能力,也包含了信得过儿子的忠诚,张玉自然不会再说。

    作为父亲,张玉自然也清楚儿子有能力用好“三千营”。张玉之所以说,是否可以将三千营安排在大宁。除了壮大陈亨,让他更有实力与杨文抗衡外,张玉也有避嫌的考量。

    虽说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是新建军营,但其兵源却是边军中的精锐。他儿子统这么多精锐,定会有人说闲话。

    但最重要的是,张玉深知三千营留在开平之时,将会使北平的军力超过陕西与山西的兵力总和。而自己的儿子向来敢于冒险。

    就在张玉正欲再说之时,燕王言道:“陈亨不仅是中山王的老部下,在世美的中原军中也有着威信。有着这两股精锐的支持,虽说父皇生前令杨文总行都司之事,但陈指挥是有着极大发言权”。

    闻此,知道殿下主意已定的张玉,只得回道:“主上英明”!

    燕王微微一笑,扫着众人言道:“何为人生?人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更不可能是一个顺风顺水的旅程。咱们此刻虽然艰险,但却让我们不得不去挖掘自己更大的潜能”。

    “后退则万丈深渊,停下便是坐以待毙。惟有向前,我们才能走上康庄大道。为了咱们自己、为了大家、为了大明,大家忙活自己的事去”。说完,燕王便起身站起。

    向宫中自己的屋内走去,还没有门前,朱高炽听到了婴儿的哭泣之声。

    尽管他知道哭声来自他刚出生的儿子朱瞻基,但这尖锐的哭啼,还是让本就压力重重的朱高炽,没再能把持住心态,而开始心烦意乱起来。

    能在宫中做事之人,没人是傻子。皇上驾崩,而向来有大志的燕王,却被诓骗回到北平。宫里的人都知道,此刻的北平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所以在这种紧张气氛下,朱高炽不想让他的妻儿看到他此刻的情绪失控,从而更加担心。

    张雨婷听到宫女说世子在快进屋之时,却又转身离去,她略微一想,先是令奶妈将朱瞻基抱到别的屋去,再有令人去准备宵夜。

    见丈夫一脸轻松自如地走进屋,张雨婷便一脸微笑地迎了上去,她关心地问道:“累了吧”?

    “还好,只是在议给皇祖奔丧之事”。在放着各种吃食的桌子前坐下,朱高炽说。

    “父王准备领着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京师”?张雨婷问道。

    朱高炽边吃西瓜边道:“这次我与高煦、高燧去给皇祖奔丧,母后与你们在家照顾生病的父王”。

    张雨婷焦急地道:“父王怎能让你们三兄弟去京师”?

    尽管能猜到妻子这么说,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但朱高炽还是感到一种被轻视。朱高炽反问:“雨婷是觉得我带队不合适”?

    自幼的家庭教育,就已经让张雨婷明白不能去否定男人不行,更何况世子虽然看起来温文儒雅,但实际上世子是一个相当自负之人。

    再说世子这几年通过掌控宝船,不仅为北平谋得大量财物,还让多数的水师将领得以心服口服。水师将领都认为世子不但有其祖父、外祖父之风,而且在现银,货物流通和信息情报这块的水平,世子还有着大师级的水准。

    张雨婷摇头地道:“父王是皇祖最疼爱的儿子,虽说父王此刻因皇祖驾崩而悲痛成疾,但若是不去,恐怕会被其他长辈说不是”。

    “当长辈们得知父王此刻根本就下不了床,他们会体谅的”朱高炽道。

    见妻子脸上有些错愕,朱高炽将右手中的西瓜皮放至桌上,他一字一言地道:“是我主动请缨带着两个弟弟,去京师奔丧”。

    “父王与瞻基留在北平,我们三兄弟在京师,反而能有惊无险”。朱高炽拿起另一块西瓜,边吃边道。

    细细一想,张雨婷悟到主导北方全局的父王与下一代继承人即自己的儿子留在北平,朱允炆确实不会对丈夫他们下毒手。很明显,朱允炆会认为这意义不大。

    张雨婷放下心,还是不无担心地道:“但若夫君不是能运筹帷幄之人,妾身还是害怕”。

    朱高炽既看得出妻子的担心,也能察觉到妻子对自己的信心并非刻意假装,他微微点头,言道:“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欲握玫瑰,必先承其痛。身为皇子,焉能只坐享其成,不肯冒半点风险去为父分忧”?

    虽然张雨婷一直清楚自己的公公与丈夫皆有雄心壮志,但这是在她第一次从丈夫口中的“皇冠”与“皇子”这两词上,得到了丈夫的确认。

    张雨婷不是一个没有见识之人,在她意识到由丈夫率队去给皇祖奔丧,是最好选择后,她言道:“咱们现在是不是去跟母后,说说这事”?

    听到玉婷将母妃改为母后,朱高炽只是道了声:“好”。

    夫妻刚跨过门槛,他们的鼻尖并闻到一股干锅羊肉的香味,朱高炽吞咽了一下,对妻子笑道:“这羊肉的香味,好像是开平的羊”。

    见妻子惊讶地点头,说这确实是开平的羊肉,朱高炽纳闷地说:“开平的羊肉,几天前不是说都吃光了吗”?

    “前阵子,丽质去开平之前,我曾对她说过你喜欢吃开平的羊肉。所以这次丽质从开平回来的时候,带回三百头羊。丽质回来说,从今以后,开平每月都会送三百头羊到北平”。张雨婷看似顺口说道。

    “有心了”。朱高炽由衷地道。

    送走朱高煦与朱能之后,看到北平的军力已与陕西、山西相当,张辅在与火真、王友等人通气后,便召集千户及以上的军官,在开平官署议事。

    议事的当天,风和日丽。但到场的陕西、山西行都司军官,在见到官署的卫兵尽是出身于燕王三卫,且杀气腾腾之时,他们便隐约猜到这次议事的目的了。

    当看到张辅第一次在他们面前穿着蟒服现身之时,他们多数人已经确定张辅将要说什么。自从皇上驾崩,而兵强马壮的燕王并没有继位,他们对此就有了心理准备。

    待诸将给自己抱拳行礼后,张辅亦如平常直接地进入到正题,他一脸肃然地道:“殿下就藩来,在洪武二十三年与洪武二十九年,主导了先皇最后两次北征”。

    扫了山西行都司军官们一眼,见他们并没异议,张辅接着说道:“殿下是军旅出身之人,懂得我们这些丘八的不易。所以才能在奖罚之上,对每一名军士,不分亲疏地一视同仁”。

    看到陕西、山西的多数军官点头表示认同,张辅虎着脸接着说:“圣上是从马上,开创了大明,所以他老人家深知我们这些丘八的艰难。因此我们这些冒着万死,来保卫帝国边疆的军人,才有今日的地位”。

    “而从京师来的消息说,太孙即刻就会将六部的尚书从正二品提升到正一品。可想而知之后在地方,政务系统的官员也会官升两级。”

    “但赋税就这么多,政务系统升了这么多官,他们的俸银从哪来呢”?张辅向诸将问道。

    王友立即大声答道:“若不从我们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丘八身上去分,若不是将手伸向老百姓,老子今后就不姓王”。

    听到诸将顿时就骂开了,等了一会,张辅压了压手,双目炯炯有神地道:“我知道诸位之前都有生不逢时之感,痛恨自己不早升几十年,好跟着先皇打天下”。

    “我相信诸位有这个本事,能跟着先皇,而位列公侯。从而为自己,为自己的后代谋得世袭的公侯伯之位”。

    张辅看到诸将的眼睛皆闪出精光,他大声地问道:“现在谁的军力最强”?

    让张辅没有想到的是,并非是事先约定的火真答他这话,而是所有将领异口同声地回道:“燕王最强!我们最强”!

    这次议事后,开平升起了“燕”字旗。

    当燕王与张玉议事之时,得知开平此事,燕王在表示知道后,就与丝毫不感到奇怪的张玉,继续议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