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朝鲜万古一逆贼 > 第484章 39.出乎意料全反对 阅读设置

第484章 39.出乎意料全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洪景来创办北学学校这事情虽然也有几个腐儒哔哔两句,但是到底是已经在朝鲜传播了几十年的学问,很是有一批支持者,普通的儒生也见怪不怪了,所以最后也没什么人真的对此事拼死阻止。

    这倒是让洪景来有些稀奇,在朝鲜搞近代化阻力这么小?

    直到李禧著的上书送抵汉阳!

    对于在仁川构建运河或者说修筑铁道,暂时不触及京华士族的根本利益,也没有影响到大多数汉阳百姓的生活。所以除了京商反对之外,连明面上的反对派李书九都不比比一句。

    毕竟打击了京商,可以让朝廷掌握更多的财税,不再在漕运上受到京商团这样一个蛀虫的挟制。再说接手的松商、湾商、莱商哪个不继续给京华士族送好处。没什么差别,顶多就是换个白手套罢了。

    绝大多数时候封建王权和财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封建王权能获得更多的钱,他的这个中央大树干就能维持强壮,甚至日益勃发。其余的树枝长得再好再茂盛,也无法挑战主干。汉阳朝廷能弄到更多的钱,朝廷的权威也能伸张。

    虽然这个权威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附加在洪景来身上,但是现在洪景来担任执政,洪景来就是某种程度上汉阳朝廷的代表,差别不是太大,天下总归还是李家的。

    但是开港绝对不行!

    一开始得到了李禧著的上书,洪景来心中也多少带点踌躇,毕竟这件事情兹事体大,骤然提出来,肯定会引起巨大的波澜。作为东亚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典型的封建儒家社会,“藩臣无外交”的这个概念,始终为朝鲜的国策。

    只需要恭顺中央大国即可,对于其他的那些国家,了解一番,没有必要做什么交往。谁叫咱才是“小中华”,故国衣冠在我国,礼仪制度在我国,车架典章在我国,煌煌大明的继承人便是我国,不屑与蛮夷交往。

    所以洪景来可以认可莱商与荷兰人进行走私贸易,甚至在某座外洋小岛上开辟一个贸易港,但是明面上开港贸易,就很不符合整个社会的共识了。

    但是直接和欧洲国家贸易,接受欧陆的新科技新知识,却又是洪景来难以放下的,所以洪景来暂且把上书压下,只是在丰山洪氏势道内部商议。

    洪景来有召,汉阳的各路大佬没一个不答应的,自然是纷纷前来汇合。老岳父闵景爀最快,毕竟他又闲又近,大头女婿又派人来请,来的能不快嘛。

    随后赵万永、洪守荣、韩确、崔正基等一众文官,外加李在朝、洪聪珏、李济初、韩家兄弟、金平淳等武官接二连三的赶到洪家。

    “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禧著的上书,大伙儿瞧瞧吧。”洪景来把上书出示给众人传阅。

    自己则是和闵景爀小声复述,老岳父总归要差别待遇一点的哇。洪景来还需要老岳父以文官之首的身份,对此事表明一个不反对的态度呢。

    可是闵景爀听了就直摇头,表示这不行。甚至都不管还在下面传阅上书的众人,直接开口和洪景来说道。

    “此事不应该上到议政府,为世人所议论!”

    “老大人的意思是?”洪景来没想到一直做太平官的闵景爀反应会这么大。

    “若是莱商有意与荷兰夷贸易,在远洋外海即可,你在朝廷也可以帮他们掩饰。但是在仁川开港,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至礼法体统于何地!”闵景爀难得说这样的重话,尤其还是对洪景来说。

    “没错!我国乃是天下礼仪之邦,奉父母上国,怎么能在私下与蛮夷外交!”一直跟在洪景来身后亦步亦趋的金平淳也立刻表明自己的反对。

    讨论还没有开始,丰山洪氏势道政治内的两员大将,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立场。闵景爀还能接受走私,看金平淳年纪轻轻却更加封建,直言一切外交都是不应该的。

    “我亦知此事难为,所以才暂且压下此事,议后再论其他。”洪景来当然不会拍桌子和他们吵起来,只是先安抚住。

    “北学各项,都是自燕京收录而来,若说为了些技术就要开港外交,委实是不需要的。只需命遣清使臣,好生收录便可。”洪守荣到没有立刻表示反对。

    但是他哪里知道,以前满清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为帝王个人本身的爱好,所以允许那些西洋传教士,携带着大量的西方科学文化书籍前来。虽然同样禁止传教,但是却没有这般严厉的隔绝中外。

    可到了嘉庆之后,整个国家日益的封闭,和西方的科学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再想要从燕京获得第一手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就几乎不可能了。

    虽然洪景来还有舍科夫这条沙俄线,但是沙俄本身也是个封建的农奴制国家,那技术水平未必能比那些北学派学者高多少。

    如果想要持续不断的接收西方的各类新技术新知识,那就必须要与欧洲的势力进行大规模的接触,保证正常且通顺的交流。

    “那个舍科夫的马军练的极好,您要是为了练兵,完全可以似这般雇佣他几个人,何必要大张旗鼓的开港外交呢?”韩三石照管着教导兵队,算是一个见识过近代军事训练的朝鲜人。

    所以他的态度相对缓和,他认为可以雇佣外国人,把交流仅限在几个人的小规模。由他们来传授洪景来需要的技术,这样几乎没什么影响,也不会引起八道士人的反对与敌视。

    “是了,那舍科夫得力,咱们以利诱之,给他个几万两,他还不死心塌地的为咱们效力嘛。到时候再替他寻个家口,生两孩子。”李在朝也见过舍科夫,知道这个人很喜欢钱财,直接建议对症下药。

    “赵老弟呢?你什么想法?”见在场的众人,几乎都不赞同大规模的开港外交,唯有赵万永在低头沉思,洪景来便想听听他的意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