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家都是工业人 > 第六十一章 影视工业化之工业导演和虚拟人物 阅读设置

第六十一章 影视工业化之工业导演和虚拟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要制作电视剧,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招募导演。

    可是选谁做导演事情就变得有些困难了,传统导演虽然懂得拍摄,可是他们不懂如何展示工业能力。

    就不如说,打铁。将作营里的铁匠要打造横刀,该如何拍摄呢?难道就拍一群人在那里敲敲打打,给几个镜头展示一番忙碌的场景就可以了吗?

    或者说,给个特写,展示铁匠们的劳作之辛苦?

    其实这样的镜头,完全展示不出将作营的工业能力。

    为什么有些铁匠打造的横刀质量更好,而有些铁匠打造的就是废品,这都是需要通过镜头来展示出来的细节。

    这些细节,那些影视学院毕业的导演能够展示出来吗?答案显而易见,并不能。

    可是想要展示这些细节,总不能拍个对比实验镜头吧?

    其实询问专业人士,就会给出很好的解答,看炉火的温度和锻打的工艺。

    在同一个镜头里,像是画卷一般,将一把横刀出世的所有流程和工艺都拍摄进去,就可以了。

    从原料到成品,分层次,从远到近,或者从左到右的将所有的流程在同相对很短的时刻全都展示出来。

    或者作为主角出场的背景,给展示出来,同时配上说明。当然不是字幕说明,而是通过那些铁匠来展现出来。

    这样一个镜头,考验的不光是导演的功力,还有对工业能力的掌控力。

    对此,一名传统的电视剧导演肯定做不到了,必须给他配上几名技术导演才行。

    这就是嵌入工业导演,他们给整部剧嵌入的是工业能力,是支撑人物成长或者剧情发展的支柱。其实业内有武术导演,那么再出现个嵌入工业导演也不奇怪。

    如此嵌入,恐怕整部剧就不仅仅是文化产品了,而是充满了工业细节的生产能力展示品了。

    剧集播出的时候,找些人带带节奏,在找些不同领域的专家解读一番,不信引不起大众的好奇心。

    那可是相当于全景展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啊。

    也就不枉费,花费那么多钱,来填充支撑农业社会的各项物质基础的细节了。

    导演组的能力标准选定之后,紧接着就是演员的选择了。

    两部剧总共六十集,不灌水的六十集,就是那种稍微快进,就可能漏掉剧情的实打实的六十集,所需要的主要演员也不在少数。

    如果请大牌演员,那么天价的片酬,将会耗掉大比的资金,很可能影响电视剧的整体制作水平。

    可是如果不请大牌演员,又怕没有影响力,观众不喜欢看。

    刚开始,还困扰着大家,可是当一名技术人员说了一句话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解决方案是如此的简单。

    海量的大数据几乎收集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动作,只要找一些替身演员,负责动作捕捉,那么主要人物的头像,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换脸来解决。

    而且,这些虚拟人物的表情,将会非常的到位。因为基于大数据分析之后,什么样的心里活动,该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改用什么样的面孔,都可以完美的展现出来。

    相比于传统的选演员,简直方便太多了。

    都是成熟的技术,只要稍加升级,运用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而且到时候,主角全是虚拟生成的人物,也是个不错的宣传亮点。

    得益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还有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虚拟人物,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新技术了。

    只不过,选择虚拟人物来做主角,还是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那就是虚拟人物展现出来的感情,没有真人的层次感。

    对此,张有道问道:“我们拍摄这些影视剧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宣传工业思想,并顺带着赚钱?

    这是标准答案,也是他们的目的。

    可是当张有道问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这样回答。

    随后,张有道对众人解释道:“我们这部剧的卖点是文明之间的对比,而不是演员的演技,只要能将故事讲清楚,就算合格了。

    通过这些剧集,最主要的是展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和文明程度,而不是人类之间的感情世界。

    还有你们要记住一点,现代观众看剧是不带脑子的。尤其是经过这十多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还有海量垃圾信息的洗礼,大众的审美等级,已经下降了很多个层次了。

    愿意细细品味一部作品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有时候稍微含蓄一点他们都看不懂,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就可以了。

    你们不要将观众想的多聪明,根据我们以前的调查,进入信息社会之后能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总人口呈现下降的趋势,人云亦云之辈,占据了网民中的绝大多数。”

    此番言论一出,大家的士气遭受了一些打击,他们辛辛苦苦、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为他们呈现完美的故事,却被告知,稍微有点复杂的东西观众就看不懂了?

    这不是和那个十几年前,某某某说的观众都是垃圾,是一个道理吗?

    其实后来发现,他说的并没错,大众审美的水平确实不够,只是当时被人挑破了大众并不算高的审美上线,大众不愿意接受罢了。

    毕竟大家都以为自己和别人不同,自命不凡,高人一等呢。

    虚拟人物那种直观简单的情绪宣泄,可以预见,一定会引来许多自以为高明的人士的批评和讽刺。

    不过,网络时代,恶评都能当做正面材料来宣传,也就不算什么了。

    只有人类再次觉醒之后,才会发现,曾经无知的那段泥泞的岁月。

    就好像百家争鸣之后,中华民族的人性占据了发展的主导地位一样,绝大多数的人类终于摆脱了和牲口一样的命运。

    那可是一次了不得的觉醒,称得上是,民族进步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懵懂无知的野蛮人走向文明人的时代,之后就有了真正的农业文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