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刘备的日常 > 1.119 万全之策 阅读设置

1.119 万全之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董卓叩别少帝。密诏深藏,意气风发。连夜驱车离京。



    只恐陛下,半途悔悟,自食其言。



    董卓心中所思所想,少帝焉能知晓。不等蓟王劝谏表奏,六百里呈送朝堂。卢司空上书乞骸骨。少帝本不许。奈何司空去意已决。恐夜长梦多,少帝唯有:“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位特进。秩禄准旧。”



    少帝本欲留恩师在京养老。故才有“以列侯朝朔望”。奈何恩师,不肯久留。待诏书颁下,便自阳港登船,举家返回蓟国。



    话说,少帝心牵南阳水溢,亦无暇多顾。且强留若惹恼蓟王。岂非不美。



    官吏致仕后,按理不应再享受原有秩俸。然为昭天子恩厚,常赐致仕官吏,享有一定比例的俸禄。一般而言,高官致仕后,享原有官俸三分之一。



    汉书平帝纪》:“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对于特别恩宠之重臣,视其官位、政绩等,甚至可全俸致仕。如景帝时,郎中令周仁倍受恩宠。武帝即位后,因病致仕,得“以二千石禄归老”。



    蓟王恩师,自当倍加优宠。自当“秩禄准旧”。



    官员致仕,归老原籍。逢重大节庆,当地官员亦常慰问。俗称“长吏存问”。



    后汉书·邓彪传》有载,“以疾乞骸骨”,“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河南尹遣丞存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便是刘备祖父,致仕后,亦有诸多优待。可入住亭舍,享受传食。诸如此类。



    足见大汉官吏,待遇之优厚。



    恩师前脚离京,司徒袁逢,亦紧跟上表,因病致仕。



    少帝亦不勉强。



    比同卢司空,亦赐颇多优待。



    袁逢却未离京。安居函园,得国邸良医,细心诊治。病情大为好转。关东激战正酣,便是曹太尉亦举家远避琅琊。此时汝南,绝非安身立命之所。



    自漠北都护府,剿灭长城马贼。重开居延外道。滞留洛阳豪商,纷纷北上。避走长城沿线,免除重重关税。



    不等人去楼空。二崤城客堡,又被四海客商住满。没错,正是徼外海商。



    尤其顿逊国商贾,慕名而来。蓟王一战亡林邑,二战灭海贼,三战定澶洲。威震南州。再加海市往来,横海先锋舰队沿途护送。遥见火云天袭,海贼落荒而逃,唯恐不及。



    更加,无林邑国“十取二三”,重税盘剥。亦助推海商北上。



    南州风物,西陆名产,一时风靡京师。



    话说,恩师一行,并未转去南港。直沿巨马水路,泊于南广阳港中。



    南广阳,扼巨马水路,立城北岸荒丘。居高下守。今荒丘早覆满重楼。鳞次栉比,街衢纵横。直伸到巨马水岸。横竖七里,内外三郭。



    南广阳港与南广阳城,隔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本是水砦障城。后因并六县为国,南广阳,退居国中,毋需守备国境。南广阳港,历经扩建,规模直追南港。横七竖四,水路迂回。日有千帆往来。



    巨马水路,商船往来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二座坚城,各纳民众三万并一万户。仅南广阳一地,有民三十万余。无愧督亢秋成之重镇。



    须知,三十万众,乃与南都宛城之规模相当。



    放眼蓟都,如南广阳者,比比皆是。尤其蓟王为临乡侯时之封邑。督亢十城,规模皆堪比南阳宛都。



    合并南港后,蓟都临乡,横五竖九。号称“五九城”。比“六九城”之洛阳,稍逊一筹。且九里只算到邸舍长街。排设“丁”字长堤,“非”字泊位,皆未计其中。否则,当足有十里。



    以纵横一里,为街衢计。临乡城满五十衢。南广阳四十九衢。



    按蓟国划分,九衢为一坊。俗称“三街一坊”。坊内经营,各有不同。编户齐民家宅,不称坊,只称里。五户一伍,十户一什,二十五户一闾。诸如此类。



    知恩师直抵南广阳港。



    刘备不敢怠慢。领一众肱股重臣,轻车简从,便服拜访。



    刘备乃卢植门下首徒。年纪虽非最长,然入学最早。妥妥大师兄无疑。卢植门徒,如陈逸、窦辅、田骅、刘晔等,今皆为蓟国重臣。便是公孙瓒,亦位列二千石太守。



    知恩师北归,一众弟子,皆来拜见。国中大儒,亦纷纷投帖。



    恩师闭门谢客。唯令大师兄刘备,入舍相见。



    “南阳百万之众,可有良策。”待刘备稳坐,恩师遂问道。



    刘备答曰:“已有对策。”



    “可是万全之策。”恩师追问。



    “十之八九。”刘备亦不敢称万无一失。



    “十存八九,已是不幸之大幸。”恩师轻轻颔首。



    刘备问道:“江淮水情如何?”



    “梅雨临时,必有大水。”恩师言道:“淮泗七国,恐难幸免。若陛下穿渠引水,筑堤截江。将淮泗大水,皆漫灌南阳。淮泗诸国,反得其利。”



    “原来如此。”言及此处,刘备如何能不醒悟。淮泗大水,南阳成泄洪区。减免下游水患。



    “淮泗诸国,得此善待,必有厚报。”恩师并不知淮泗八国联盟之事。事实上,蓟王亦未尽知。



    “大水之后,南阳纵一片泽国。然陛下,终为世人所弃。”恩师目光清洌无波:“可为光武乎?”



    “无有王莽篡汉,何来光武中兴。”蓟王一语中的。言下之意,不愿做反贼。



    恩师轻轻颔首:“少时老夫曾言,天下皆可反,唯王上不可。时至今日,王上仍能恪守臣节,乃社稷之幸也。”



    倒行逆施,必然众叛亲离。无论善恶,终归萧规曹随。



    见刘备不置一语。恩师忽问:“为帝,可乎?”



    刘备直言相告:“可也。”



    见刘备无喜无悲,恩师言道:“虽位极人臣,南面称孤。位列二十一等爵之首。然终归一人之下。若为九五之尊,再无掣肘。岂非快哉。”



    刘备答曰:“无掣肘,亦无节守。人无畏惧之心,又岂能长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