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53章:真是好船 阅读设置

第153章:真是好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璎跟随苍龙号出海视察航行和训练,他的目的是看船只的状态,看看能否执行出海贸易的任务,因为现在铺的摊子大,处处用钱,迫切需要海外贸易的财源。

    苍龙号驶出海湾后首先进行打靶训练,在开炮命令后几门大炮先后打响,在轰鸣声中船上硝烟弥漫。

    火炮发射的速度慢,两三分钟才能打一炮,这还是在改进了火药之后的效果,之前要五六分钟。

    海风很快吹散了烟雾,刘璎心情急切,他欠身站起来朝岸上的靶子望去,可是他看到那个巨大的靶子没什么变化,是不是没有命中呢?三发炮弹全部脱靶了吧?

    苍龙号上一共有四门火炮(还有虎蹲炮不算),这次参加射击的有舰首一门炮和中部的两门炮,舰尾的一门炮方向不合适没参加射击,所以总共三门炮打了三发炮弹。

    现在船上这几门炮实际上是中等口径,不理想,不足三寸的(90毫米),想买大口径的没买到。

    刘璎不能确认是否命中的原因是:此时的炮弹大多是实心炮弹,就是一个大铁球,一个铁疙瘩。像眼前这种靶子,命中了就是一个窟窿。距离几里地之外,除非靶子倒下去,否则是看不清的。这时候又没有望远镜,就凭着眼睛看,确实难于分辨。

    刘璎看一眼展七雄,那意思是看他有什么反应,以猜测炮击效果如何?结果刚好展七雄也回头看过来,刘璎看到的是尴尬的脸色。刘璎明白了,这是没有命中,展七雄是担心大少爷责怪。

    刘璎冲着展七雄微微一笑说道:“海上炮击不同于陆地,船只颠簸,不容易瞄准。你是经过海上作战的,打了很多炮不能击中目标也是常事。别灰心,按照你们的训练要求继续打。”

    展七雄回答说:“谢谢大少爷的鼓励。”说完他就出了指挥舱。

    展七雄的理解是:大少爷这是在安慰他。其实刘璎是能够理解此时炮兵的难处,打不准是正常的,一炮就打准了反而不正常。

    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原因就先看看现代的大炮是如何瞄准的,然后你就知道了为什么打不准。

    火炮是远程射击的武器,现代的炮打得很远,多数情况下根本就看不到炮击的目标,因此有两种瞄准的办法。

    如果目标就在前方,能看到,那当然就直接瞄准射击了。前沿的火炮大多如此。比如无后坐力炮、小口径迫击炮、山炮(属于榴弹炮)等,他们大多带有瞄准镜。

    瞄准镜是高倍望远镜,里边有刻度线,准确度很高,是火炮制造的时候就测量好了的。

    如此好的装备也不能保证一次瞄准成功,往往需要修正后,再次炮击。

    看不到的远方目标的时候是怎么瞄准的呢?

    炮兵有专门的侦察兵,他们潜伏在前方能看到目标的地方,用电话联络后方,报告数据,数据中也包括侦察兵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坐标。

    后方的指挥者对数据进行计算,他们的计算都有现成的公式和表格,可以快速完成计算。

    最后由指挥官给各个炮位发出数据,来调整大炮的各种角度。

    可是每一门炮总要有个基准啊,这个基准是阵地前方树立的一个标靶。阵地上所有的炮瞄准的就是这个标准靶,在此基础上调整火炮。

    这种炮击都需要试验射击,要试射两三炮才能打中目标。

    很复杂不是?别以为扛炮弹的只需要傻力气,文盲当不了炮兵的,那是技术活。

    知道这些知识之后,再看看现在的大炮,别说瞄准镜,连准星照门都没有,我们出去游玩的时候也常能看到古代的大炮,那个炮上有准星吗?没有。所以炮手就凭着眼睛看,凭感觉调整大炮。所以说:打不准很正常,打准了反而不正常了。

    刘璎知道这些,他怎么能怪这些炮手呢?他需要看的是炮击的速度,看炮手们动作是否规范,起码不能乱糟糟的毫无章法就行了。能令行禁止,让开炮就能打响,喊停止则立即停止射击。

    展七雄当然不懂这些,他还纠结着怕在大少爷面前丢脸呢?

    甲板上的大炮又响了,这是第二次炮击。刘璎看到展七雄已经走到船首的炮位,这个炮位最近,就在驾驶舱的前面。只见他指手画脚的一脸凶相,还好,没有动手打人,很明显是在训斥炮手,训完了这边他又去了中部的炮位继续训。

    这是训练,不会没完没了的炮击,一共打了五轮,三门炮总共打了十五发炮弹(铁疙瘩)。

    岛上有检查靶子的人,这边停止了炮击,那边就检查靶子。用旗子发信号报告,说打中了两发炮弹。这成绩已经很好了,在实际的海战中可不能指望十五发命中两发,当然实战的条件比现在更艰难。

    指挥舱内有展七雄和二副张兴,还有一个信号兵。就面对这三个人,刘璎对炮击训练给出了简短的点评,这三个人都恭恭敬敬地站着。

    他说:“今天打靶还不错,算合格吧。我看了你们的指挥,也看见了炮手的操炮动作,都能合乎规定,忙中没有混乱,按照操典执行,这是最可贵的。我没有仔细计时,感觉开炮的速度不够快,这是动作拖拉所致。只有多训练,才能在残酷的战斗中坚守规矩。面对血腥的战场还能忙而不乱才是最好的军队,才能在战斗中取胜。今天我好话说的多,你们切切不可骄傲,否则,在实际的作战中会吃苦头。”

    他没说打准打不准的事。

    展七雄带头说:“谢大少爷教诲,我们一定加倍努力,练出更好的兵。”

    说罢,这三人都躬身施礼。刘璎摆摆手,说:“继续训练吧,后面是什么科目?”

    展七雄:“回大少爷的话,是操控风帆,利用侧风和顶风航行。”

    刘璎:“好,继续吧。”

    苍龙号掉头向东航行,向远海方向驶去。此时风向是北风,冬天嘛北风多。船向东走,就是侧风。风帆利用侧风还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刘璎已经感觉到了船身的倾斜,这是风力的作用。

    刘璎问道:“展七雄,这个方向就是向大洋深处去了,这条航路你熟悉吗?”

    刘璎为何有此一问,这里有个航海的常识。为此还要啰嗦一句航海的知识。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大海航行的船只,其选择的航线,在沿途上必须有参照物,否则容易迷航。茫茫的大海上,迷航可不是玩的,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即便现代里科技那么发达,这个原则依然被坚守。所以,航路大多是沿着大陆,或者不间断的岛屿。

    刘璎不熟悉这里的地理,不能确定前方有没有岛屿。如果没有岛屿岂不是有迷航的危险?这就是他发问的原因。

    展七雄:“回您的话,我们在这里行船很多天了,四周的大海里都熟悉了。由此向前大约40里有个双岛,是紧邻的一对岛礁,岛上地势高,老远就能看到。”

    听展七雄如此说刘璎就放心了。他看看太阳的位置估摸着时间,想测算一下航速。

    没有钟表真是个大麻烦。古人也不是那么笨,大型的海船上是有计时器具的,也有经纬仪、指南针等等,以确定方位时间。刘璎所在的驾驶舱里就有这些器具。计时的器具叫“滴漏”,就是一个竹筒子,下面有小孔,里面装上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漏,筒子的内部有刻度线,表示时间。古代有个词汇:“待漏”,就是等待着、看着滴漏等时间的意思。大臣们早起上朝,等着皇上出来,看着滴漏。这就叫“待漏”。

    大海上行船颠簸的厉害,好在刘璎也是久经考验的了,不会晕船。

    大海上风力足,苍龙号的风帆设计先进,所以船像是离弦之箭飞速前进。看着船头劈开海浪快速向前,那个感觉还是很爽的。苍龙号真是一艘好船啊!不过船快风也就更大,冬天的寒风吹进驾驶舱这个五风楼,棉衣都被吹透了。

    时间不长,展七雄回头对刘璎说:“大少爷您看,前边的黑点就是双岛了。”

    刘璎努力向前看,他看到了远处有个黑点。还是距离太远,实际上应该是两个黑点,两个岛礁嘛。

    刘璎心中暗暗吃惊,他约莫的时间也就是十多分钟,能走出这么远了吗?

    他不由得问:“展七雄,你看滴漏了吗?”

    就是问他记没记时间。

    展七雄一愣,用手捅了捅旁边的张兴,张兴当然也听到了大少爷的发问,于是他说道:“回大少爷的话,离开靶场是巳初二刻(就是上午9点半)。”

    实际操控船只的是二副,展七雄忘了记时,二副是不能忘的,并且他还要记录在案,就是航海日志,这是规矩。展七雄是船老大,在这个问题上粗心一点也不算失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