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36章:小码头 阅读设置

第236章:小码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正27年5月15日,刘璎带着他的船队到达了大圆。这对于刘璎来说是个重大的事件,因为这将让他脱离朝廷的控制,可以随心所欲了。

    船队进入了大圆岛北部的一条河流,从地理位置上看,刘璎判断应该是淡水河,但是他没有说出淡水河的名字,否则不是成了未卜先知了吗?

    进入河道不远,就发现居然有一个码头!这是很令人意外的,因此刘诠说道:"看这里这样的荒凉,有个码头就太奇怪了。难道他们有渔船,可是一般的小渔船根本就不需要码头啊?”

    刘诠问的有道理,刘璎也在思索,他说道:"我倒是有个猜测:三叔您是知道的,这一带的大海上海盗很多,不但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甚至琉球人、高丽人也难保不会做海盗。他们在大海上也需要补给,需要淡水,也需要粮食蔬菜。大圆岛这么大,别管是当地人还是汉人总归会有人。既然有人就可以提供淡水和食物,这不就是海上的补给地吗?所以海盗船到此停泊休息和补给也完全是可能的。您也知道的,所谓的海盗都有两副面孔,一副是正经人的面孔,可能是经商的,可能是打渔的,可是得到机会他们就成了海盗了。因此,他们与大圆岛上的人有所来往也算正常。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我们在此地住下来慢慢就会搞清楚的。”

    刘诠笑了,他说:"都说你聪明,你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哈哈哈。”

    。。。。。。

    这里有码头,就说明这里有人,并且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这是好事,也说明此地有适于生活的环境,并且可以通过这里的人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开发偌大的一个岛屿总是需要人口的,并且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刘璎已经做了大批引进移民的打算,所以他希望这里有更多的原住民。

    "告诉苍龙号,试探着靠上码头,对码头和周围进行侦查,最好能找到本地的人。要注意,如果遇到了本地人,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只要不攻击我们就不能伤害,还要友好对待。”这是刘璎下达的命令。

    苍龙号也是航海的大船,在这河道里能不能靠上码头真得试着来,船很慢,小心翼翼地探测水深,最终因为水的深度不够,不能靠码头。距离码头还有几十步,只好放下冲锋舟上岸。

    这码头非常简易,在水里打木桩,上面铺设的是原木,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圆木料。码头的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在不远处还有几间房子,毫无疑问,这里有人。

    冲锋舟带着一个伍的水兵靠上码头登岸,领头的是水兵队长姜五。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难免会紧张,虽然岸上一个人都没有,士兵们还是手拿刀枪火铳警惕地四面查看,如临大敌一般。士兵四面警戒着,姜五和一个水兵朝那几间房子走去。

    就在此时,房子的门开了,出来一个妇人,是大陆上汉人的打扮,看穿着是很普通的民间妇人。她的举止倒是落落大方,丝毫没有看到陌生军人的恐惧。

    "你们是头一次来吧?好像没见过。你们需要什么?”这妇人开口说话是大陆上的官话,带着福建的口音。所谓的官话就是官员们说的话,能够让各地的人都听得懂,类似于现代普通话的作用,当然不会是现代的普通话。

    说话之间,她的身后又出现两个孩子。小孩躲在妇人的身后,那样子到不是害怕,而是认生新奇的样子。

    这妇人和孩子的表现是很出乎意外的。首先他们不怕生人,即便是见到带着武器的兵他们也不怕。由此可以猜想,他们没有经受过伤害,来到这里的船和水手都没有像强盗那样的表现。看样子他们这个小码头经常有船来,来的目的都是需要什么。或许也是这一个小码头存在的原因。

    姜五没有回答她的问话,而是反问:"你家男人呢?”

    当家支撑门户的一定是男人,很少有妇人当家的,所以姜五才这样问。

    "我们当家的一早就出去了,也快回来了。你们需要什么尽管说,稻米蔬菜还有一些,也有香料和鹿皮,都是上好的,要找姑娘我后院里也有。不知道你们要什么?”

    看这说话的口气她做生意也很熟练,小小的码头也是什么都有,全套的。

    梅花鹿是台湾岛上的特产,鹿皮很好看,是上等的皮货。

    这个情景很和平,士兵们都放松下来。

    姜五问:"你可知这条河的名字?”

    "官爷,这是淡水河。因为路过的商船都到这河里取淡水,所以就叫淡水河。”

    这条河的河道宽,水量大,商船开进来就可以取用淡水。

    姜五又问:"这附近可有村镇?”

    那妇人说:"你们的船挺特别的,我也是头一次见,你们好像是头一次来吧?这里哪有什么村镇呢?附近倒是有几户人家。”

    看来这里的确人烟稀少,就像他们看到的样子,到处都是树林,完全见不到人和房屋建筑。

    姜五问:"你说的这些人都是大陆上的汉人吗?他们以什么为生呢?”

    "这附近的人家都是大陆上来的,本地番人都是生活在山里,很少到平原上来。大陆人都是种庄稼的,没有稻米怎么活命呢?打渔打猎的也有,可种庄稼还是本分。”

    姜五:"可是人总要穿衣,总需要锅灶呀。”

    "是呀,他们用稻米到我这里来换呀。瓷器、铁器、布匹什么的我这里都有啊。”

    这个小小的码头不简单,它成了此地的贸易中心。

    得知了这些基本的情况,姜五乘冲锋舟回到苍龙号上向展七雄禀报,展七雄又亲自上岸探查一番,然后他登上福顺三号,向刘璎和刘诠当面禀报。

    经过商议,刘诠发出陆战一营登陆并建立营地的命令,一营的士兵开始乘坐冲锋舟分批登陆。

    每一艘大船上都带着两艘冲锋舟,冲锋舟都放下水,水面上顿时忙碌起来,几艘小船穿梭往来,向岸上运送士兵和装备。

    刘璎刘诠和展七雄、杨六军(陆战一营的营长)也分别登陆上岸,这个小码头确实提供了便利。

    在忙碌中小码头的主人回来了,见到今天的情景他显出不安,也有些害怕,因为今天来的人与以往大不相同。为了自家的安全和利益,他硬着头皮也得求见来者的首领。

    刘诠忙着,他在指挥一营选择营地和建立营地。所以只有刘璎在营地里接见了码头的主人。此时营地里什么建筑也没有,就是在空地上有几个木头箱子,刘璎就坐在箱子上。

    "你叫什么名字?”这是刘璎在问。

    来者很诧异,怎么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呢?看衣服穿戴明显是富贵人。可是他不敢多问,只能回答说:"回官爷的话,小的姓徐,单名一个立字,是站立的立。”

    徐立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他看着阵仗像是官家,于是就称呼官老爷。

    刘璎:"哦,叫徐立,你也坐吧,这儿没有椅子,你就做那个箱子上吧。”

    "小的还是站着吧。”

    "好吧,随你。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可是有我们的人搅扰了你?如果有非礼的事情你尽管说,我会给你做主的。不会是因为我们今天借用了你的码头,而事先没有商量吧?”

    徐立连忙摆手:"不会,不会。这码头本来就是停船用的,哪有借用不借用的话?再说这个码头也不是我建造的,是往来的商船建的,也修整了好几次,才有现在的样子。我只是借这个码头为生罢了。”

    刘璎:"听你说话也像是读书人啊。”

    "小的只读了半年书,认识几个字而已,当不得读书人。”

    "既然不是码头的事你来见我又是为何事呢?”

    刘璎这一问徐立立刻就显得很紧张了,干张嘴说不出话来。刘璎的眼镜盯着他,让他更是局促不安。憋了好一会,徐立才张口说话。

    他说道:"启禀官爷,小的没有务农种地的本事,一家人就靠这个码头为生。。。。。。现在官爷来了,并且有官军扎营,看样子是。。。。。。小的斗胆请官爷开恩,让小的继续在此谋生,还请官爷恩准。”

    他说着已经跪下去了,连连叩头。

    是啊,对于他来说,这里是他全家的生活来源,并且收入颇丰,要比下力气种田人强多了。今天他眼见几百人的军队驻扎下来,如果官军不走了,占领此地,占据码头,把他赶走,就此断了他的生计,他这一家人还怎么活呀?对他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的官员或者军阀头目,他们的选择很简单:到手的好处和钱财都不会放手的。所以徐立这样想这样问就很自然了,小百姓怎能斗得过官军呢?所以民间才有这样的俗话:"民不与官斗”,在古代的这就是真理。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