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61章:教头 阅读设置

第61章:教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至正21年4月23日这一天,刘璎回到了包家寨,从被劫走的日子算,他离开包家寨十个多月了,小一年。

    码头附近都站满了人,多数人为刘家大少爷安全回家感到高兴,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船一靠码头,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鸣放起来,硝烟味弥漫,这是刘家的大喜事,包家寨这个小村子也热闹一番。

    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景,刘璎心里想着这一年的经历。他稀里糊涂来到这一世,本没想有什么大作为,可如今的经历和磨难则提醒他,这是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他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一员了。要么死于非难,那倒是简单,否则他只能够在这个世界中沉浮。他没有什么“王霸”野心,如今是元末的乱世,是驱逐外族王朝的战乱时期,这么复杂的局面岂是他一人之力能扭转的?现在他只想好好地活下去,让自己和家人活的舒服点,躲避各种灾难。为这小小的目标也要不懈的努力,想懒散也是不能。

    刘家的人带着刘璎回到了刘家宅院,这是刘家新建成的宅子,此时刘家已经离开了龙泽寺移居到此。

    提前回来给家里报信的人前天就到了,自从得了消息闫氏老太太就一直叨念着,今天可算是盼回来了。以老太太为首的刘家女眷都早早地聚集在二门处等待刘璎的归来。大奶奶陈氏、二奶奶孙氏一左一右搀扶着闫氏老太太,都陪着流眼泪。

    在望眼欲穿的盼望中见大爷抱着刘璎进了大门,女眷们顾不得规矩,从二门蜂拥而出,一家人乱作一团。老太太接过刘璎,紧紧地搂抱着,心肝肉地叫着,合着哭声,场面愈发的混乱了。

    好长时间才慢慢安定下来,大家看见刘璎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也不错,除了个子长高了其他没太大的变化,老太太总算是放下悬着的心,嘴里叨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这一年来给龙泽寺的施舍和吃斋念佛总算让佛爷开眼,保佑了孙儿。

    家里人总算看清楚了,大少爷的确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啊!

    刘璎的母亲陈氏接过刘璎抱着,女眷们这才陆续进入内院。

    分别将近一年,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但是看刘璎有疲惫之色,老太太命丫鬟打热水给刘璎洗浴更衣,说让他去休息睡一觉,有什么话晚间再说。今天是喜日子,家里准备了晚宴以示庆贺。

    到了晚宴前,刘璎再次来到老太太面前,大家情绪都稳定了,刘璎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都过来见礼,一个一个地问候着,兄弟姐妹们都欢欢喜喜的。

    特别是弟弟二锁,是刘璎的玩伴,平时最为亲密的,现在他拉着哥哥刘璎的手,有没完没了的话要说。

    皆因刘璎被绑架与上学有关,所以现在的宅院墙外就建了一个小院子做家学,刘家到了包家寨后请的老师吴先生也就住到了家学里。这院子与宅子一墙之隔,也开了个便门直通内院,家里的子弟上学都走这个便门。当然这是为了安全,一日经蛇咬十日怕井绳嘛。

    刘璎恢复几日后还要继续上学。

    村子里有上学的孩子也可以进此家学。但是此时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就算不要学费,不要书本费也不行,不是有这么一句戏词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家”二字是美化其窘迫,实际上就是要出力干活,为贫穷的家庭拉帮套。

    刘家的家学就是这样,到现在上学的还只有刘家的子弟没有外人。

    刘诠今年16岁了,按老规矩他应该去应考不再上学,应该走上考功名谋仕途之路了,可是此时的朝廷自身难保,哪里还能开科考试呀?他现在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做,那就继续上学。

    二房的二锁今年六岁了,该进学了,今年初已经进了学堂,取名刘珞(珞,读音落)。到六岁上学才起名字是古人的习惯。

    女子是不进学堂的,她们有识字的也是非正规教育。

    现在刘璎回来了,还要继续上学。所以家学里就这三个学生。

    另外因为小雨有功,在救出刘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家另眼看待,因此免除他的学费让他进了家学。他是刘璎的跟班,一同上学也可以侍候刘璎。所以家学里眼下有四个学生了。

    同一个老师,同在一间教室里,四个学生所学各不同。按现代的学校说,四个学生属于不同的年级,应该分不同的班。可是在老式的私塾教育中,大家混在一起是再正常不过了,老师自有办法应付。

    去年八月刘诚去江宁求救,家主刘基派来了一个搜索队,同时还带回来刘基的小妾林姨娘。这是因为林姨娘有身孕,刘基所处的环境艰苦,不利于保胎生产。

    在年后二月,林姨娘在包家寨产下一子,如果这孩子能安全长大就是刘家的第四子。

    子女排行叫做“序齿”,就是确定新生子为刘家的老四。但这是有条件的。

    因为古代婴儿死亡率极高,特别是最初的几个月,很难说孩子能不能存活,所以一般都是六个月或者一年后才“序齿”。因此林姨娘的孩子现在还不能确定为刘家的“老四”。

    还有起名字也是有年龄关系的。一般在上学之前只有乳名,没有大名。比如二房长子小名叫二锁,今年上学了,就取名字叫刘珞。这种起名字的习惯也与婴幼儿死亡率高有关。

    同理,林姨娘的儿子现在只有乳名,他排在刘诠之后所以叫小四。本应叫“四福”的,因为没序齿,就临时叫小四,这也是盼着他能升一级叫“四福”的意思。

    古代规矩多,还有个嫡庶问题。正妻之子为嫡子,其他均为庶子。在继承权和名分上嫡庶区别很大。这个小四就是庶子,

    为了寻找和解救刘璎,刘家的家主刘基选出一小队人员组成搜索队,这批人有7个探子和30个兵丁(三个什)。现在刘璎找到了,也安全解救回家,搜索队的任务完成了,那么这些人就应该返回江宁。为此刘家兄弟在商议如何处置。

    刘诚说:“大哥,搜索队的人都是从父亲那儿借来的,理当归还。咱家的钱粮拮据,也不宜养太多的人。我可以再走一趟江宁,做个了结,同时也当面向父亲禀告解救的详情,让父亲放心。”

    刘诠说道:“大哥,二哥,向父亲禀报让他老人家放心是应该的,搜索队也应该有个了结。但是我有个想法,我们是否留下几个人呢?这些兵丁都具有基本功夫,懂得战场武事,我们的护庄队里正需要这样的人,留下他们可以做教头,教导训练我们的壮丁。同样是这些人,训练与否则大不相同。”

    刘谨:“嗯,三弟的话倒是提醒了我。这次去福建我跟着搜索队两个月,也看到了正规的军人到底是不同。如果没有内行引导教习,咱们的护庄队永远是家丁护院,危机时刻不堪大用。在这乱世里自家的安全还要靠自己,这送上门来的教头是应该留下几个。”

    在眼下的各路诸侯中,朱元璋的精兵策略是有名的。朱元璋就特别重视练兵,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朱元璋的军队人数是比较少的,但是很能打仗,经常以少胜多,他的精兵策略是重要的因素。

    这次刘家借来的搜索队,是刘基从自己的亲兵中挑选出来的,当然属于朱元璋部队里的精华。

    刘家兄弟计议已定,就开始选人。

    杨六和范七两人是七个探子的头,这两个人在查找和解救刘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得刘诚器重,因此留下他们是必然的。

    选出这两个人之后其余的就好办了,由刘诚和杨六范七来挑选出10人即可,其余的人送回江宁。

    刘谨决定还是让刘诚走一趟江宁。

    刘诠又提议说:“从留下的这些人看还缺一样火器,我们有炮,但缺少炮手,还有火铳手。二哥此去能否求父亲找几个炮手呢?”

    刘谨说道:“我看可以。二弟,还有个事你顺便对父亲说一下,懂得制造火药的工匠也找两个。”

    既然使用火器就需要火药和子弹,这些并非平民生活必需品,不是随时可以买到的,就不得不想法子自己生产。

    此时使用的都是黑火药,还有炮弹、火铳子弹等,军队里有专业的匠户来生产,这些消耗品都是自己用自己生产的。虽说不是什么高技术,但是毕竟专业的更好一些。

    明代的户籍中有兵户匠户等等的,匠户家里的人就世代做匠人,不能说自己想干别的就不当匠人了,这是不允许的。匠户也是集中在一起管理,有称作“卫”的也有叫“营”的,他们生产制造什么产品也是官府规定的。所以严格地说,匠户就是奴隶,是官府的奴隶,身份下贱,完全没有自由。

    封建时代的制度很残酷,完全没有人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