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55章 价格 阅读设置

第55章 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首次来到京师的家,李丽质印象最深的是,挂着“御赐张府”牌匾下的朱门、以及两边的石狮因潮湿,如同刚被水洗过的情景。

    李丽质走到门前,就闻到一股金丝楠木的独特香味。

    众人参观完整个宅子,他们发现:除了下人房间外,其余房屋内的家具都是金丝楠木所作,而且每间房屋皆是用琉璃做窗户。

    这让从北平远道而来的人们,都啧啧称奇来。他们都知道比起金丝楠木,琉璃更加珍贵。因为琉璃自汉朝来,就是皇家独有之物,而金丝楠木在民间尚属可见。

    什么是珍贵?绝大多数人无法拥有的东西,才是珍贵。

    看到京师的家,有这么多用钱买不到的物件,当时的李丽质不由地看向了走在她前面的婆婆。随即,她便发现自下船后,说自己不适应南方气候的婆婆,现在已是一脸的笑意。

    李丽质当然也高兴。

    是人就爱脸面。自己家里有这么多稀罕物,而且又被众多见过世面的客人称赞,李丽质怎能不高兴?

    只是平时内敛惯了,现在不仅来到是非多的京师,又当着强势的婆婆,李丽质认为自己将高兴藏到心底,仍不失为妙事。

    至于家里这些人,分别住在哪个屋?这已被为自家引路、介绍的宦官指定。不用婆婆提醒,李丽质也明白宦官这指定,源自于控制欲极强的皇上。

    宦官在说了大婚时期,一切物资由皇宫提供后,他又特意对王夫人道:“府邸的物件摆设,出自钦天监袁珙袁大人之手。老夫人大可放心安住”。

    听到宦官如是说,讲究风水的王夫人笑得更开心了……

    至于自家一起前来,这一大帮子人的住处?在雨婷在分别与婆婆、自己商量过后,李丽质知道雨婷当天就安排得妥妥当当。

    一起来到京师的人安顿下来后,发现大婚之事皆由宫中来办,用不着他们去操心。他们便在闲暇之余,四处去游玩。

    当带着干燥空气的寒风来袭,之前唯一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潮湿,也随之消失。

    所以没用多久,这些在金陵到处游览的之人,特别是女眷,就被金陵的各种美景、美食、华服、戏曲等等这些,给深深迷住。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这道理之所以能成为真理,是其蕴含着真实的人性。如这些原本认为自家北平府邸很不错的女眷,也就是在此刻,有了想在京师秦淮,有套体面府邸的愿望。

    离世子与雨婷的大婚,只剩七天的晚上,已有孕相的李丽质来到婆婆房间。

    儿媳给自己请安后,又说了会话,王夫人见屋内都是信得过的人,便向儿媳问道:“丽质,京师府邸的状态,你可在信中与文弼说明”?

    见儿媳摇头,王夫人叹道:“丽质可是担心文弼知道后,会有压力”?

    李丽质恭敬地回道:“儿媳确实有这么想”。

    王夫人看着儿媳,认真地说:“府邸是皇上所赐,一切关于皇上的事,就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家人的感受。”

    “丽质太年轻,不知道陛下所御赐的每一件礼物,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王夫人接着点出真谛。

    看到儿媳的表情从恍然大悟到一脸担忧,王夫人一脸自豪地道:“首先皇上赐这府邸,就认为咱家的男人还得起。而且你丈夫与你公公一样,都是懂得将压力变成动力之人”。

    李丽质看到婆婆脸上的自信,心服口服地回道:“谢谢母亲教导,儿媳知道怎么做了”。

    “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逼出来的。若不懂得去接受事物的两面,他日可能大祸临头而不自知”。说完,见儿媳感激地看向自己,知道儿媳能听懂的王夫人,就打了个哈欠。

    见到婆婆打了哈欠,李丽质则起身向婆婆告退。

    回到自己的屋内,李丽质在觉得婆婆定将府邸状况,告知了远在西域甘州的公公后,她便开始提笔,将京师府邸的状况,在信中如实告诉了张辅。

    甘州(今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

    甘州,历来为河西走廊重镇,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甘州于此时,亦是陕西行都司衙门所在。

    张玉来到甘州不久,曹国公李景隆也奉旨来甘州。

    不止西域民间,军中不少人都认为太尉倨傲、好杀。但李景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这位为人庄重、沉毅的太尉,并非是那种好杀之人。

    从李察罕自幼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科的经历来分析,李景隆不难得出太尉生长的环境,在一开始并不是严酷的军旅环境,反而是充满了书香的环境。

    太尉军旅生涯的开始,源自李察罕投笔从戎;太尉的名声鹊起,源自李察罕遇刺。

    太尉后来与元顺帝起了冲突,肇因也在太尉大破红巾军,元顺帝非但没有封赏,反而还策反了他部下貊高、关保,最后甚至设大抚军院,来专门防备太尉有关。

    在没有任何抚恤的情况下,自认为福泽深厚,实则刻薄寡恩的元顺帝,当时想卸磨杀驴之心,有识之士都看在眼里。

    面对着天下都没有承受过他的恩情,底子薄到了极点的元顺帝,这迫不及待的三板斧。或者太尉就此功成身退,是一条可选之路。

    但退一万步说,即便太尉愿意功成身退,之前跟着他们父子浴血战场的绝大多数将领,会愿意吗?

    之前为中原军提供粮饷、兵源的中原士绅们,他们能甘心自己之前的付出,就这样付诸东流吗?

    那些与红巾军作战,而死在战场的军人,他们的家小即众多的孤儿寡母,以后怎么活?

    在朝廷毫无抚恤的情况下,为了给上述这些人一个交代,太尉只能对朝廷谕旨,视若无睹。

    所以李景隆认为太尉在许多时候,其实没有选择。毕竟,朝廷也只是几座宫殿,君王还如此的刻薄寡恩。

    绝大多数的部下、士绅、以及阵亡军人的家眷以后怎么活,才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将领该首先考虑的。

    当然李景隆之所以一开始在太尉面前,就谦卑得如学生,主要是因为这太尉彪悍的战绩。

    只是与张玉接触一段日子,李景隆发现张玉见识高远,其所率之军不但纪律严明,而且张玉确实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后,李景隆就更加坚信了自己之前对张玉的判断。

    至于太尉之前击败父亲之事,李景隆虽然不愿意去提,但他从来没有为父亲的失败,去找各种奇葩理由。

    胜败乃兵家常事,输并不可耻。输了,赖在地上打滚或自怨自艾才丢脸。

    今日能与张玉共事,对从不以弱者自居的李景隆来说,就是一个向强者学习的机会。李景隆认为惟有自立自强,方能得到尊重。

    看到李景隆丝毫没有公爵的架子,甚至于谦卑得如学生。这无疑让张玉很快就对儒雅、让人如沐春风的李景隆有了好感。

    再说张玉此次来西域,目的在于防患帖木儿;李景隆此次来西域,目的在于清洗已故秦王的残余势力。张玉与李景隆在差使上,没有任何重叠,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有矛盾的冲突点。

    而且出于对前任秦王的私恨、以及削弱现任秦王的考虑,对李景隆的差使,虽然张玉已从甘州率军来到更西边的肃州(酒泉),但张玉已明令留在甘州的平安,得尽心协助李景隆。

    所以张玉、李景隆两人的关系能越来愈好,在情理当中。

    至于李丽质曾与李景隆存在疑似的婚约?作为只讲利弊的成年人,张玉与李景隆表现得,此事似乎从未发生过一样。

    这天晚上,张玉在处理完文牍,闭目深思一会,张玉并如以往一样,按时安歇了。

    正睡得正香,张玉却被帐外传来的动静惊醒。

    压下心中生出怒火,起身且穿上棉袄的张玉大声问道:“帐外何事”?

    不一会儿,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禀总兵,是中卫倪四带着夫人的家信来了”。

    看完妻子的信,张玉沉思了会,向仍留在帐中的倪四问道:“倪四,夫人可让你去给张辅送信”?

    倪四闻此,连忙从怀中掏出李丽质写给张辅之信,递呈于张玉。

    看了一眼信封,张玉发现是儿媳写给儿子的信,他先是微微摇头,然后对一直有些紧张的倪四道:“将信收起来”。

    “是”。倪四将信收起后,恭敬地回道。

    “你先下去歇息”。见倪四拘束地站着,张玉令道。

    待倪四走后,默想了会,张玉吟了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随即,张玉并脱下棉袄,上床安歇。没用多久,张玉就再次进入梦乡。

    没错,张玉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他还得起皇上这厚赏。张玉更自信地认为,凭着自己的才能与坚毅,让自己所使用的每个名字都名留青史,也称不上难事。

    第二天一早,倪四再次启辰。这次倪四的目的地,是兴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