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58章 大宁 阅读设置

第58章 大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前殿的庆功宴散了后,宁王、周王世子、陈亨并来到宁王府后堂,开始商议如何处理“兀良哈重新投向北元”之事。

    兀良哈部投向北元,其实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当一直在辽东、满径为首的木华黎家族,因沈阳侯察罕坐蓝玉党,而在两地彻底消失后,必然让辽东、满径的蒙古部落,从此群龙无首。

    有些部落因之前张玉在满径的用兵,而成为了燕军一员。但对兀良哈部、科尔沁部等等对这些大到不能倒、又没有明显反叛的大部落,朝廷只能采取恩威并施的招抚。

    因为他们若是倒了,满径必然会出现一大片无人地带。这样只会便宜,处于更北方的金帐汗国。

    正因为保持着独立性,这些部落虽在明面上举着大明的旗,但在私底下却有其他的打算。如不少蒙古部落内部,在重归元廷还是留在明廷之事上,亦如兀良哈部一样,各有各的支持者。

    只是目前只有沈阳侯嫡系的兀良哈内部,重归元廷的声音比留在明廷的声音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若不在辽东、满径,重新树立一位能服众之人,类似兀良哈部的这种叛变,宁王、周王世子、北平行都司指挥使在心中都明白:这绝不是最后一次。

    三人中,宁王的身份最尊。值此必须提高效率之之际,应由宁王大权独揽。只是宁王在军政上乏善可陈的履历,让朱有炖不想将自己三卫的指挥权,交予宁王。

    首先北平行都司虽设置于大宁,但北平行都司前面的“北平”这两字,就足以说明北平的燕王,才是在北平行都司的头。自己在大宁将三卫指挥权交予宁王,朱有炖知道与制不符。

    但最重要的是,一旦宁王出战不利,朱有炖是难辞其咎的。

    暂且不提“胜者天堂,败者地狱”的军功制,是针对大明所有阶层之人。

    关乎自家这一万多护卫的生死,就足以让朱有炖如是道:“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是不是请四伯来坐镇”?

    面对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手下又无良将的宁王,只得同意。

    酒宴散后,张辅一回到军营,便趁着酒意睡了。

    军队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队,每一件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最高长官无须去事无巨细。

    也没有人去打搅张辅。

    诸将得知宁王、周王世子、陈亨的议事,竟然在张辅尚未卸任总兵官之前,没让张辅加入后,他们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在张辅眼皮底下出现,从而自讨没趣。

    总兵官虽是战时临时性职务,没有官品,但却是一个总领军、政、法大权的官。

    张辅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

    穿上酒臭、汗臭等各种异臭,集于一身的棉袄后,尚未释怀的张辅走出帐外。

    当看到白雪皑皑一片,张辅言为心声地吟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总兵所吟的《侠客行》,蒋贵虽不能全懂,但“十步杀一人”的意思,他还是知道。

    明白总兵此刻仍意难平,蒋贵加重脚步,借着张辅向来爱听的踏雪之声,来到张辅身边。

    “何事”?张辅面无表情地问道。

    “昨夜,周王世子来到军营”。见张辅先是微微点头,然后眉头却紧缩起来,蒋贵急忙又说:“世子听说总兵已经睡了,就立即说总兵在外征战许久,不许我叫醒总兵”。

    张辅赞道:“世子虽贵为帝孙,但对我们这些军人,是能以礼相待的”。

    “难得啊”!应该是想到了宁王,脸上挂着不满的张辅接着道。

    蒋贵继续道:“世子留下礼物,并邀请总兵下午去他在大宁住处吃晚饭”。

    “礼物中若有吃食,分些给千户以上的军官,你们这些亲兵也留下一点”。张辅已是一脸的笑。

    “谢总兵”蒋贵回道。

    见张辅正欲去洗刷,蒋贵急忙又道:“昨日晚上行都指挥使的大公子也来了,与世子一样,听到总兵已经睡下,大公子留下礼物走之前,说中午为总兵设了家宴”。

    张辅满意地点了头,对蒋贵令道:“为我去准备两份礼物后,就与我一起去大宁市面,搓个澡、换身行头。”

    “已在大宁过了一夜,再一身异味去赴宴,那就是不懂事了”。张辅对蒋贵带着开玩笑的味道说。

    见蒋贵笑着应诺而去,张辅便向一直不敢走近,躲在远处看动静如何的交大,喝道:“还不快去准备洗刷”?

    不日,张辅收到燕王来信,燕王令他暂且呆在大宁……

    由于进入冬季,寒风将北国彻底变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地的同时,也让出征归来的将士,重新得以享受正常的人间烟火味。

    但此刻站在大宁城墙上,俯瞰着白茫茫一片的城下的张辅,似乎不太享受人间烟火味。张辅在战场上的硝烟味中得到的乐趣,远胜于人间的烟火味。

    倏地,张辅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抹红色。紧接着张辅就听到,大规模骑兵军团在雪地中行军,所踏出的浩荡之音。

    随着三万骑兵军着红色棉甲与之前白色一片雪景,融合成一种让张辅热血沸腾的红白之色,心中顿然生出兴奋的张辅,知道是燕王率军来了。

    此时离皇上第八次北征,即明帝国开国皇帝发动的最后一次北征,不到半年。

    燕王一来到大宁,就立即召宁王、周王世子、行都司卫指挥使以上将领,在行都司大堂议事。

    燕王召集的议事,与其说是议事,还不如直接说是来听燕王之令。

    待人到齐,神色严峻的燕王,接过王狗儿递过来的圣旨,即对跪下听旨的众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今兀良哈部反叛,已与鞑靼(北元)合兵一处。此等反叛,绝不可容忍,惟有对其白刃相见”。

    “令燕王总领九大塞王之兵,待明年发春,兵指兀良哈秃城。任何不听燕王将令、贻误军机者,斩立决。钦此”。

    诏曰与敕曰的不同,在于诏曰必须公开,敕曰必须保密。

    听完陛下这杀气溢于言表的圣旨,深知陛下从不虚言恫吓,历来说到做到的众人,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即齐声应诺。

    念完圣旨,燕王立即沉声地道:“在调兵来大宁的同时,还得保证卫所必须的防卫兵力。你们且先下去,先想出个两全的章程,再来议事”。

    张辅也准备下去之时,见燕王向他使了眼色,他便留了下来。

    众人走后,燕王对王狗儿令道:“狗儿,你也先下去休息”。

    王狗儿走后,诺大的大堂,就只剩下了燕王与张辅。

    燕王言道:“陛下对北平还有一道口谕,你也听听”。

    待张辅重新跪下听旨,燕王面无表情地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次鞑靼与兀良哈又凑到一块,是尔等运气好,不然必治尔等公报私仇之罪”。

    张辅谢恩起来后,见殿下脸上有些怪异,他不难猜到这口谕应该是针对殿下与自己的。

    眨眼间,燕王脸上的怪异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

    燕王道:“这月十号,父皇将北平都指挥使盛熙,擢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燕王从未对自己提过人事任命之事,所以张辅乍一听闻,难免有些意外。

    燕王虽然注意道张辅的意外,但他没有在意,燕王接着说:“明年正月,父皇还会令盛熙领山海卫,前往开平。大明将正式在开平重新设卫”。

    中军都督府管辖的是直隶,所以张辅听到盛熙领山海卫重新在开设卫,有些迷惑。

    或许燕王自己也不清楚,他父皇此举背后的深意,所以燕王没有解释,只是接着道:“盛熙留下的都指挥使印,文弼暂且一边保管,一边盖印”。

    张辅闻此,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感激地回道:“谢大帅提拔”。

    燕王微微点头,“嗯”了一声,又道:“前次出征得来的缴获,文弼待会下去,立即分给当时出征的将士。此次出征在即,上次出征所得的缴获,不必交到将士们的家眷手中”。

    新的大战在即,若上次缴获都没有落袋为安,是人都过不得想。与胜利相比,军士大手大脚地去花天酒地,何足道哉?想到这,张辅立即应诺。

    “明天你带上十一骑,即刻赶回兴和。父皇既然不曾卸去文弼的总兵之职,回到兴和除了归世子节制外,其余该干嘛就干嘛”。燕王脸上的果决,显然易见。

    听到张辅干脆利落的应诺声,燕王想起组建神机营时,大匠焦玉在自己提出火器该如何如何之时,焦玉毫不留情地指出火器制造有其原理,无法凭空变出……

    燕王余怒未消地道:“兵仗局的焦玉在神机营未成营之前,会一直留在兴和。对那倔老头,文弼还是得跟着他商量着办。不然他可能会闹意气”。

    猜到殿下口中的神机营,应该是给新建的火器兵营所取的名字,已经领教过焦玉倔强的张辅,道:“臣会与焦大人商量着办”。

    “好。你下去办事”。说完,冒着寒风来到大宁的燕王,因数夜未眠,就直接去后院安歇。

    吐了一口气,尚未理清燕王这一大堆信息的张辅,决定将缴获按功分配后,再来理清脑中这一堆乱麻。

    这对张辅来说,也习以为常。

    燕王认为张辅,能处理好这些事。要不然去年年底,父皇也不会赠张辅“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之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