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59章 重聚 阅读设置

第59章 重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得知儿子将掌北平都指挥使印的同时,王夫人也了解到,刘才将被擢升为兴和卫指挥使。

    作为张辅的母亲与刘才的师娘,这对王夫人而言,自是双喜临门。

    高兴过后,王夫人想到儿子回兴和,该住在何处?北平现在主要在顾大宁、甘肃这两头,再加上时间仓促,王夫人认为北平可能没有顾得上,为儿子在兴和,安排办公、安歇的场所。

    王夫人认为儿子,不宜继续呆在卫指挥衙门。并非张辅现在升官,再在卫所办公,王夫人觉得有失身份。燕王在兴和之时,都是在卫所发号施令,更何况儿子只是掌管着北平都指挥使印。

    王夫人之所以认为儿子,不宜呆在卫指挥衙门,是她认为身为都指挥的儿子住在卫指挥衙门,就等同架空了卫指挥刘才。

    都指挥与卫指挥同在一个衙门的话,衙门中人,肯定会以都指挥马首是瞻。作为后者的卫指挥使,任谁,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长久下去的话,关系再好,也会发生龃龉。”王夫人如是断定。

    论私,刘才是张辅的师兄。但越是这种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关系,越不可大意。

    再加上儿子说话做事过于直接,王夫人还担心儿子会因得罪人过多,而惹出不少麻烦。

    考虑再三,王夫人决定让有孕的儿媳再去兴和。

    这些日子的相处,让王夫人对李丽质的性子,估摸得个七七八八。

    儿媳虽然不善于言语,但在有孕下,儿媳还能在京师,安排好兴和将领们的家眷。从这事上来看,王夫人不难得出儿媳既愿意去协助儿子,也有能力去协助儿子。

    再说儿媳对小事不争不抢的作风,就连自己都能从中感到一种平和。所以王夫人认为与人宁静之感的儿媳在身边,会对儿子有所调剂。

    第二天,李丽质一大早来到婆婆屋里,再给婆婆行完礼,又与婆婆说了会话,她便看到婆婆对钱嬷嬷使了眼色。

    当再看到屋内的嬷嬷、丫鬟们的离开,李丽质明白,婆婆这是有大事要跟自己说。

    王夫人先是抿了一口茶,然后看着儿媳道:“文弼掌管都司指挥使印,丽质知道了吗”?

    从儿媳脸上的惊喜,王夫人猜到儿媳并不知情,她连忙道:“这事暂时还没有公开”。

    见婆婆随后的欲言又止,李丽质猜到这事应该是公公告诉婆婆的。若是雨婷说的,婆婆不至于在她面前欲言又止。

    也在此刻,李丽质有猜婆婆是不是想让自己回兴和。作为妻子,李丽质自然也担心丈夫。

    看到儿媳眼神充满了期待,王夫人索性将话说开:“殿下的意思,一早就是保荐文弼为都指挥使。但你公公觉得文弼现在还年轻,尚需磨砺。”

    “你公公说,这么年轻就擢升为正二品的大员,将来未必是好事”。说这话时,王夫人一脸的不服气。

    “但殿下认为冠军侯霍去病、英国公李勣在文弼这个年龄时,已是朝廷大员。军功若不兑现,何以激励将士?所以殿下仍然上奏保举文弼”。王夫人高兴地接着道。

    “至于我儿为何现在只掌印?京师那边的消息说,是宋忠那个恶少,告刁状所致”。王夫人此时的眼神,有了狠戾。

    心中同样恨上宋忠的李丽质,看到婆婆说完这事,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她并将已到自己喉咙中的言辞,压了下去。她知道,婆婆还有事情要说。

    “听说丽质嫂子的娘家,是京师中的商贾”?王夫人问道。

    李丽质有些难堪,但还是马上点头。

    王夫人不动声色地问道:“丽质可知每次北征前后,陛下为什么必掀反贪大案?”

    李丽质知道婆婆前后两问,必有关联。但在自己悟不出之时,李丽质只得直白地回道:“儿媳不知道”。

    王夫人看了看紧闭的门,小声地道:“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陛下这也是在筹措军资”。

    见儿媳似懂非懂,王夫人直接点破地说:“商人经商,不可能不与官员打交道。”

    “若是抄贪官的家财,够用于军队开支,陛下就仅局限于官场;若是不够,如搁在颖国公南征与第五次北征之间的‘郭桓案’,陛下对那些贪官严刑拷问一番,那些人就供出不少与他们相好的商人”。王夫人说这话时,显得意味深长。

    见儿媳神色如常,王夫人猜到儿媳这些亲戚,应该属于少数坐得正之人。她补充地道:“贪官中有些软骨头,为了求少受酷刑,可是有胡乱攀扯的先例”。

    再又想到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告刁状之事,认为宋忠真是在为难丈夫的李丽质,又听到婆婆这么一说。李丽质想到苦打成招后,她就有些慌了。

    李丽质再又想到丈夫此时在兴和、公公此时在甘肃、殿下此时在大宁,认为将来可能三面作战的她,终于领悟了之前婆婆两问之间的关联。李丽质首次慌张地求道:“娘家嫂子一向就对儿媳很好”。

    王夫人微微颔首,道:“陈猴子(陈懋)这次靠倒卖人参,赚了大钱。丽质之前不是入了两万两的股?丽质将所得的一部分,投到你娘家嫂子家去,再告诉你嫂子一定要举家来北平”。

    “于私,你们是姑嫂;于公,你们是上下。是商量?还是命令?丽质自己决定。但一定要亲戚们与京师断干净”。王夫人说道。

    她感激地向婆婆道:“谢母亲提点!儿媳定劝亲戚们在年前,举家来北平”。

    “若是亲戚问为何,丽质就只能强令。泄露军机,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到陛下这些年的严酷手段,王夫人心有余悸地道。

    “儿媳明白”。李丽质的后背,冒出了冷汗。

    婆媳喝了会茶,见儿媳恢复到云淡风轻的模样,压弯惊的王夫人问道:“丽质现在有孕在身,若远行,身体吃得消吗”?

    “没问题的。娘家嫂子怀孕前期,还曾在蔚州与京师打过来回。当时嫂子乘坐的马车,不仅远不如家里马车稳当。而且儿媳的身体,也一直比嫂子要好”。李丽质带着自信,回道。

    说不担心是假的,儿媳孝顺懂事不说,她肚子中还有着自己的第一个亲孙子(女)。再说若是真出事,王夫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对丈夫、儿子,她也难以交待。

    挣扎一会,对儿子的担心超过其他后,王夫人果断地道:“既然身体吃得消,明日你就带着其他家眷一起回兴和”。

    不待儿媳回话,王夫人又道:“之前是殿下让你们回来的。你们这次去,我会放出风,说你们担心丈夫拈花惹草,所以才回兴和”。

    李丽质脸上一红,但她知道这个真实存在的理由,才能让一句话顶一万句的燕王,一笑了之。

    燕王高兴了,她们才能高兴。其余那些,都是其次。这世界,“以一人之心夺万人之心”之事屡屡发生,只是当事者,是否察觉或承认与否罢了。

    这时,王夫人言道:“我昨晚已令管家之子张云,前往去兴和购置宅院。你们在兴和,就不要去住兴和卫指挥衙门。文弼为人刚烈,丽质也要懂得去规劝“。

    李丽质稍一思索,便省悟过来,她答道:“儿媳遵命”。

    满意地点了下头,王夫人最后道:“买宅子的钱,在年底,丽质得还给公中”。

    “是”。李丽质恭敬地回道。

    北平前往兴和之路,是秦直道。

    在这条至今寸草不生,最窄处的宽度也有二十米,且又夯实得极好的大道,再加上车夫极高的驾驭技术,李丽质这一路如同上次一样,都不曾感到颠簸。

    在半路,李丽质就得知丈夫已经回到兴和,并住在燕王前往大宁之前,就已经安排的府邸当中。

    婆婆交代第一件事,已被燕王解决,这无疑让如鸟归树林的李丽质更感轻松。婆婆虽然对自己不错,但李丽质与这位强势的婆婆同处一个屋檐下,说不压抑,那肯定是假话。

    李丽质回到兴和,正值风和日丽的下午,所以来到牌匾上挂着用金漆写得“北平都司临时公署“的新家,并没有看到丈夫。

    李丽质听打尖的张云说,丈夫此时正在与兵仗局的焦大人在校场议事……

    与丫鬟红儿回到公署内院的屋内,李丽质发现屋内桌上最显眼处,正是自己之前写给丈夫的信。

    看到信已经拆开,由红儿扶着坐下的李丽质便拿起自己之前所写之信,看了起来。回味着当时自己写信之时的甜蜜,李丽质脸上的笑容也就越发甜蜜。

    看完信,感到有些累的李丽质并上床安歇。

    一觉醒来,李丽质看到丈夫正在床前看着自己。当惊喜的李丽质,发现丈夫脸上的冻伤,心中一疼的她不由地留下眼泪。

    张辅能猜出妻子,为什么会惊喜变成伤心。但作为将领,刀伤也好,箭伤也罢,各种伤根本就是家常便饭一般。

    妻子之前也知道这个理,大概是怀孕,才让妻子如此多愁善感吧?张辅脑中如是想。

    这时,李丽质泪中带笑地柔声说:“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张辅深情地对妻子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