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267章:追杀(5) 阅读设置

第267章:追杀(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太宗打坐在垂拱殿的龙椅之上,脸色凝固成一块铁;两个时辰前他在观稼殿派遣大内总管蓝采和带领皇城司的四大高手蒋青、沈阳、韩飞、杨广以及30多个兵卫赶去襄王府擒拿刘敏。

    蓝采和带人离去后赵光义还不放心,又让掌印太监王继恩带领200禁军前去支援。

    擒拿一个刘敏,宋太宗派了两个最相信的人;还带那么多的兵卫,足见他对刘敏这个人的重视。    难道不是,刘敏要真是刘谟的女儿;那么她就要是宋太宗侍卫总长李旻的骨血,李旻被宋太宗下了油锅;李旻的姑娘倘若进宫,一定会为她的父亲报仇雪恨。

    刘敏一旦跟赵匡胤的后裔联起手来,那么他赵光义苦心经营的子孙千秋万代计划还不会成为泡影。

    这样的情状,不禁使宋太宗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故事来。

    武则天最初是李世民的才人,唐太宗纳武则天为才人纯粹是政治需要。

    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资助过李渊李世民父子;并且在李渊起事过程中发挥过关键作用,后来随李渊攻下长安称得上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李世民为了感谢拉拢武家,在武士彟去世后的第二年把武则天选入宫中,赐封才人。

    唐太宗的这种做法,与他建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像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种政治考量。

    由此可见,唐太宗不会是因为喜欢才娶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年轻,但并不一定貌美;历史上从来没有武则天“貌美”的记载,至少说她不是国色天香那一类;不会让成熟男人李世民看一眼就丢不下。

    李世民给武则天赐号“媚娘”,这个“媚”字,并不是美的意思,只是说武则天表现得很可爱。    当然同时也有一些贬义,因为古代一贯都说“狐媚”,“媚”字还有迷惑人的意思;成熟男人李世民当然不可能被武则天迷惑。

    李世民是一个在战场上走过来的文武双全的干才,又是一个目光卓远的出色政治家。

    李世民喜欢女人,又能够把握分寸感;知道内外有别,又贤明,还能对他在政治上有帮助的长孙皇后才是她需要的女人。

    对一个“媚”的女人,武则天当时在唐太宗面前不少次地表现出“媚”态;应该说李世民不会喜欢。

    武则天积极、主动地对李世民投怀送抱,但是效果不明显;用“媚”想要获取李世民青睐但办不到。    武则天的真实目的是想上位,她一直迎合李世民的趣味;但和李世民不对眼。

    武则天先是采用“媚”的方式,后来“媚”的效果不明显后她又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干。

    武则天在积极地向长孙皇后学习,但因为地位问题除了学习长孙皇后的政治才干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从“驭马”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她要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干,这种政治才干似乎不是一个女人该表现的方式。

    所以,李世民只是夸奖了她,但是,也许从此更加提防她,疏远她;可能正是李世民看穿了武则天的野心才对其有所提防。    武则天不是一般女子,在李世民跟前用尽手段没有获得上位的机会后;知道只要李世民活着她就不会有希望,便就停止了奋斗把目标转移到太子身上李治身上。

    武则天在李世民健在的九年时间里一直是个才人没有升迁,因此通过长久观察才把目标锁定在太子李治身上获得成功。

    成功后的武则天大杀李门宗亲,一步一步将有点软弱的李治架空最后取而代之。

    有意思的是宋太宗早就观察到自己的三儿子赵恒生性良善,有点软弱;偏不偏正不正他看准街头卖艺的优伶刘敏。

    宋太宗没有见过刘敏,可是他能想起刘敏的娘刘谟来;那可是一个绝代女子。

    宋太宗做开封尹时去京兆府暗访,在民间的百艺大会上相识刘谟的;不由分说便将刘谟带回晋王府。

    可那时候宋太宗的心思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身上竟然把绝色美人刘谟给淡忘了,刘谟才和自己的侍卫总长刘谟苟且一起。

    事态的发展就是这样的怪异,多年后刘谟的女儿竟然来到东京;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给迷醉了。

    刘敏一旦成为武则天第二,那么赵家的江山恐怕比李家更惨。

    宋太宗咬牙切齿地发着毒誓:不能让刘敏活着,因此才先后派出蓝采和跟王继恩赶往襄王府擒拿刘敏。

    蓝采和、王继恩一前一后赶往襄王府后,宋太宗从观稼殿赶到垂拱殿上朝。

    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共用过九人为相,他们是薛居正、沈伦、卢多逊、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其中赵普、李昉、吕蒙正两次任相。

    薛居正与沈伦是太祖朝的旧相,太宗前期忙于巩固帝位留用他们有利于消除舆论的非议。

    不过,太宗一即位还是增补了卢多逊为相,卢多逊协助太宗夺位有功太宗既要酬谢他还要让他在相权中发挥关键作用。

    薛居正在宋太宗篡位五年后死于任上,沈伦、卢多逊任相达六年之久。

    他俩因为与赵廷美关系过于密切,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终于招致太宗的疑忌而罢去相位。

    沈伦、卢多逊罢相后,宋太宗在遴选宰相问题上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强皇权的地位,防止宰相专权。

    其一,控制宰相任期。卢多逊之后的六位九人次的宰相,一般多在两年左右;最长的是李昉首次入相为四年略多,最短的是吕蒙正第二次入相,仅一年半。

    席不暇暖的频繁易相,其目的正如王夫之所说“摇荡其且前且却之心,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这是太宗维护独裁专制的一着妙子。

    其二,削夺中书事权。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命长子、次子分日赴中书视事;次年又让五子同日赴中书视事,名义上是让诸皇子熟悉政事,实际上是派他们监督宰相。

    宋太宗还削夺了中书差除权知与通判等官的任命权,另设差遣院掌管;又把中书刑房划出成立独立的审刑院。

    其三,机构互相牵制。太宗在中央设三班院、审官院、考课院,置签署提点枢密院诸房公事,使机构重叠,互不隶属,便于皇帝控制。

    取代卢多逊的是开国宰相赵普,赵普在太宗朝再次为相;是因为他一直抓着宋太宗的七寸“烛光斧影”。

    赵普跟宋太宗有旧隙,卢多逊宰相位上也不断地诋毁赵普。

    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美谈,《宋史》本转说他“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出身小吏,早年读书不多,但晚年仍只读《论语》,显然有违史实。

    从其所上的奏议可知他援古论今,涉略广博绝不是一部《论语》所能包括的。

    实际上,杜甫有诗说“小儿学问只《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因而宋代世人以《论语》为童蒙之书。

    宋太宗准备起用赵普,有人就在太宗面前说他的坏话;说他是山东学究只能读《论语》。

    宋太宗问赵普,赵普针锋相对的说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我确实不知书,只能读《论语》。辅佐太祖定天下,我才用了半部;还有半部可以用来辅佐陛下!”于是太宗决定用他为相。

    宋太宗再相赵普是为了让他在“金匮之盟”和赵廷美的问题上死心塌地得助自己一把力,为皇位传子铺平道路。

    赵普出卖了灵魂,换来了相位,却没有获得太宗的绝对信任。

    赵普再相,其权势、地位与作用已和太祖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南宋吕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太祖时规模广大,故普慨然以天下自任而敢于事;太宗规模烦密,故普不免远嫌疑存形迹而救过之不暇。”

    赵普在相位时,太宗当着和尚骂贼秃:“我在藩邸时,常听说有朝臣强词利舌,陵替人物;或者遣使远方,归取财利。现在朝堂上还有这等事吗?”

    太平兴国七年五月,赵廷美被罢官削职送往房州安置;七月,太宗封长子赵元佐为卫王。

    迫害廷美、传位皇子的大局已定,赵普的使用价值也就差不多了。

    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后来改封楚王,他对父亲迫害叔叔廷美十分不满;对力助其事的帮凶赵普也相当厌恶。

    对已有储君地位的长子的好恶,太宗不能不重视,于是一年以后赵普罢相出朝。

    朝辞饯行时,太宗赐诗一首,赵普捧诗而泣,表示要将诗刻石与自己朽骨同葬九泉之下。

    从赵普生离死别的说辞推测,太宗似乎在诗里暗示将不再起用赵普。

    罢相以后,赵普一直在外地做知州;雍熙北伐当年,他正在知邓州的任上。

    五月,正当宋军节节胜利之际,赵普上《班师疏》,认为北伐“劳师伤财”,批评太宗“乐祸求功”,建议尽快班师,防备契丹南下。。

    从当时形势看,赵普的分析还是有见识的。不久,北伐果然失败,朝野都认为《班师疏》是致太平之策,赵普再次成为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

    雍熙四年(987年)十二月,赵普入朝,君臣相见,都别有感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