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380章:立储(16) 阅读设置

第380章:立储(1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太宗见张齐贤突然打住不说话却要水喝,慌忙让小太监段力上前侍候。

    段立拎着一只大茶壶和一只小茶碗走到张齐贤跟前,张齐贤不拿小茶碗只把大茶壶提在手中;将进水口的那个地方按在嘴唇上牛饮水一样“咕咚咕咚”喝出声音来。

    宋太宗扬声大笑,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全都笑声不止;大家对张齐贤的不拘小节和畅直而震撼,又觉得他这种粗疏旷野的性格有点难蹬大雅。    但张齐贤就是这样的率直、畅快,心里咋想手上就咋做。

    宋太宗见张齐贤憨蛮,突然想起他吃牛肉的故事来。

    张齐贤生于晋高祖天福八年,幼时家贫,父亲早死,三岁时随母亲迁到洛阳。

    在清贫中长大的张齐贤胸怀大志,苦心向学,青年时期便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饱学之士。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张齐贤中进士,授为衡州通判。张齐贤入仕后在地方为官7年,先后任过忻州知州、江南西路转运使。张齐贤在地方关心人民生活,常常深入民间了解政治得失、地方利弊。任衡州通判时,他复审一件盗案,发现了其中五人系无辜受株连,马上改判,从刀口下救出了五人性命。    衡州地处交通要冲,驿站很多、役夫达数千名;这些役夫劳役繁重、生活困苦,张齐贤详细核算了实需人数,一次将役夫数量减掉一半。

    在江南转运使任上,张齐贤查实了江西地区铸钱用铜实数;堵塞了奸吏贪污的漏洞。

    宋初江南狱囚都解送京师复审,由于路途遥远、解差虐待,囚犯在路上常常死掉一半以上。

    张齐贤发现,江南犯人送京特多,原因是地方官问案不负责任,依赖京审定案,致使许多无辜平民牵连入狱,死于转解途中。

    他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建议朝廷派最强干的官员复审囚犯,如果发现株连无辜,原问官反坐。    这样一来,江南官吏问案认真了,上送的狱囚大大减少。

    北宋统一前,江南属于几个小国管辖,税目繁多,税额奇重。张齐贤奏请朝廷严加削减。太平兴国八年,张齐贤拜枢密使,主管国家军政。

    张齐贤饭量特大,曾一次吃掉5大盘牛肉;他的胃好像永远处于不饱和状态,一个人的饭量,竟能敌得上五个人。

    有一天,他实在太饿了,看到别人杀牛,就坐在那里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剥下来的牛皮给了他,他回去不知怎么弄了弄,就全吃进肚里去了。

    这一天,正赶上宋太祖赵匡胤出巡西京洛阳;张齐贤早早起来,准备来一个毛遂自荐。    别人自荐,采取的是“投档”的办法,就是把事先写好的自荐信,恭恭敬敬递交有关部门,然后转呈皇帝。但张齐贤自荐,实在太鲁莽:直接上路拦驾,面见皇上。

    当时宋太祖正在洛阳巡视,车驾仪仗,十分威严。但就在这种氛围里,一个人跑过来就挡了驾。随从官员问他干什么,他说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建言献策。

    咦?赵匡胤一听,这是好事情啊。就对随从说:“把这个人带上,回到宫里再谈。”

    可到了宫里,张齐贤却不抓紧时间汇报方案,而是吸着鼻子到处闻。原来时值中午,该吃饭了。宋太祖说:“让这个人和侍卫们一起吃饭吧。”

    谁知张齐贤鼻子尖,眼睛也管用,看到厨房有一大盘子熟牛肉,抓起来就吃,三口两口,就把一盘牛肉吃完了。一旁的人看到他的吃相,都惊得目瞪口呆,连宋太祖也感到吃惊,招手对侍卫说:“再给他端些肉,看他能吃多少。”又一盘牛肉端上,张齐贤并不搭话,低头便吃。    这样又吃了一盘,他好像还没吃饱,不看皇帝,只看厨房。于是又一盘牛肉端了上来,这盘牛肉堆得像小山一样。宋太祖看张齐贤吃起来没完,走过来敲敲他的头。说:“停一下,停一下,我问你几个问题,看能不能回答上来?”哎呀,这个张齐贤真是出奇,尽管头被敲得咚咚响,但还是连头也不抬,一个劲儿往嘴里塞牛肉,边塞边说:“皇上您问吧,我边吃边答。”

    于是宋太祖一连问了十个问题,张齐贤边吃边答,嘴里忙不过来时,就用脚画地,进行“图解”,总之是不耽误吃肉。就这样,又一大盘牛肉下了肚,这才回答完皇上的提问,然后抹抹嘴,站在一边。

    宋太祖对他很满意,连连点头:“奇人,奇人,饭量大,学问也好。还能吃吗?”张齐贤有点不好意思,满嘴油乎乎,低声说道:“就看皇上让不让我吃了。要让我吃,还能吃三大盘。”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轰地大笑起来。宋太祖也憋不住,笑着说:“难道你就吃不饱呀?”转身对还没吃上饭的侍卫说:“你们干脆也别吃了,把熟牛肉都给他带上,让他回家再吃。再给他一些金银,让他安心读书,来年好去应试。”

    张齐贤入仕前虽然贫穷,但很洒脱,从来不计较别人的看法,就那样身穿布衣站在洛阳道上,等待路人施舍。一日,十来个盗贼在酒馆大吃海喝,人皆避讳,都不来就餐,唯独张齐贤径直向前,拱手道:“我实在贫困,想向诸位求一醉饱,不知可否?”群盗大喜,其中一厮说:“秀才能屈尊入席,有啥不可!只是我辈粗鲁,恐为秀才所笑。”

    张齐贤说不妨不妨,于是入席。席间谈到世象人伦,盗贼中有人自卑,说:“我等为盗为贼,不过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内心不安,终日惶惶。”

    张齐贤说:“为盗之人,也并非碌碌无能之辈,只是一时无奈,走向歧路罢了。我也是慷慨之士,与诸位有什么可见外的呢?”

    于是取来大碗,筛满酒,一饮而尽。这样一连饮了三大碗,面不改色,气定神闲,群盗大为感慨,都说一个读书人,能如此放下架子,实在难得。

    张齐贤也真是饿极,又取来猪腿,掰为数截,狼吞虎咽,群盗见了,更为惊骇,再感叹道:“真是宰相之才啊!不然的话,怎能这样不拘小节呢!你将来当了宰相,必定会顾念我们为盗之不得已,我等愿意与您结为朋友。”

    临别,群盗以金帛相赠,张齐贤也不推辞,重负而归。

    宋太宗把张齐贤不拘小节的事情回想一番,见他已经将一大茶壶茶水全都灌进肚子里;便就笑声呵呵道:“是不是还需要来几盘子牛肉!”

    张齐贤一顿,笑了笑说:“喝足水肚子就不饿,微臣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讲述吧!”

    宋太宗点点头,张齐贤便又喋喋不休地讲述起来:

    赫连勃勃哥哥的儿子左将军赫连罗提率领一万步兵、骑兵到定阳攻打姚兴的将领姚广都,攻克后坑杀四千多人,把妇女作为军中的奖赏;任命姚广都为太常。

    赫连勃勃又到清水城攻打姚兴的将领姚寿都,姚寿都逃到上邽,赫连勃勃把清水城的一万六千家迁徙到大城。同年,齐难、姚广都谋反,赫连勃勃把他们全部诛杀。

    姚兴的将领姚详舍弃三城,向南逃往大苏。赫连派将领将平东鹿奕在路上截击,抓获姚详,把他的军队全都俘虏。姚详抓回来后,赫连勃勃责骂并杀死了他。

    同年,赫连勃勃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安定,和姚兴的将领杨佛嵩在青石北原交战,打败杨佛嵩,他的四万五千军士投降,缴获二万匹战马。

    赫连勃勃又到东乡进攻姚兴的将领党智隆,党智隆投降,赫连勃勃任命他为光禄勋,把三千多户迁徙到贰城。姚兴的镇北参军王买德来投奔。

    赫连勃勃对王买德说:“朕是大禹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北方。祖宗有光辉业绩,常常与汉魏为敌国。中期不强大,受制于人。朕不才,不能继承发扬先辈的功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现在将要应运兴起,恢复大禹的伟业,你认为怎么样?”

    王买德说:“自从皇晋失去纲纪,政权南移,群雄对峙,人人怀有问鼎的雄心,何况陛下累世积德,在北方世代继承前王的事业,神明威武超过汉皇,谋略超过魏祖,却不在上天开启之际建成大业吗?现在后秦国政虽然衰败,但是藩镇还稳固,很希望陛下积蓄力量等待机会,详备后再行动。”赫连勃勃很赞赏他,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凤翔。任用叱干阿利兼领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名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

    赫连勃勃自己说道:“朕正要统一天下,统治万邦,可以用统万作名称。”

    叱干阿利生性特别工巧,然而残忍刻暴,竟以尘土修筑城墙,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就杀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

    赫连勃勃把叱干阿利看作是忠诚,所以把修建都城的任务交给他。又制造五兵器械,更是极为精锐。

    做成以后呈送上来,一定有送命的工匠:弓箭射不进钟甲的,就杀死做弓的人;如果射进去,就杀死制造镗甲的匠人。

    大夏国制造百炼钢刀,上面做了一个龙雀大环,号称“大夏龙雀”,在刀背上铸刻铭文说:“古代的锐利兵器,有吴楚的湛卢。大夏的龙雀宝刀,名冠帝都。可以用来安抚远方,可以用来怀柔逃亡者。就像风吹小草,威力慑服九州。”世人非常珍爱这把刀。

    再用铜铸成大鼓,那些飞廉、翁仲、铜驼、龙兽之颊,都用黄金来装饰,列在宫殿之前。一共杀了数千名工匠,因此器物无不精美华丽……

    张齐贤仿佛说书先生,将杂胡赫连勃勃的家族和发迹史讲述一番;宋太宗为他顾了响掌。

    宋太宗感叹不已道:“张爱卿真乃旷世奇才,不愧于大肚子张齐贤啊!”

    宋太宗说完这句话,瞥了一眼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道:“张爱卿把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发迹史讲述一遍对朕警示很大;眼下的李继迁恐怕就是第二个赫连勃勃,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宋太宗说到这里定定神道:“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谈及立储的事情吧!”

    宋琪慌忙上前一步打躬作揖道:“微臣提出先征求大皇子赵元佐的事,还望圣上明断!”

    宋太宗直言不讳道:“朕同意宋爱卿四人的意见!”

    皇上一言九鼎,同意宋琪四人征求赵元佐的意见;如果赵元佐愿意重新做太子;那他就是铁定的储君了。

    赵元佐如果重新做了太子,那么也实在具有讽刺意义——宋太宗因为赵元佐为赵廷美鸣冤叫屈才褫夺了他的太子之位,倘若重新立他为太子还不是自己来打自己的脸?

    皇帝自己打自己脸的事历朝历代多的是,宋太宗为立皇储打自己一次脸却是明智选择。

    宋太宗口头上答应了上夏州征求赵元佐的意见,但心中却急剧地煎熬起来。

    爱儿莫如父,宋太宗经过长时间的思虑琢磨,最后还是把宝押在赵元佐身上;而且钦命了一个“立储七人团”,赶往夏州去见赵元佐征求他的意见。

    立储七人团的成员分别是同平章事大学士李昉,参知政事吕蒙正,枢密院使张齐贤,右谏议大夫吕端,左谏议大夫寇准,宦官周怀正,定远将军杨合一。

    宋琪没有在七人团之中,道理很简单;两个宰相如果都去北地九州就有点顾此失彼,留下宋琪主持政务让右丞相李昉带领七人团前往更有现实意义。

    杨合一能成为立储七人团的一员,完全是他那张巧嘴将赵元佐“吹”了个天花乱坠;宋太宗带有奖赏意义地让他成为成员。

    宦官周怀正却是寇准推荐的,周怀正是孤儿由宋太宗在战场上拾得送给太监周绍宗抚养长大后;依附了寇准。

    这次上北地九州考察赵元佐,寇准推荐了周怀正。。

    寇准这个推荐得到宋太宗的准允,那是因为赵怀正是宋太宗征讨北汉时拾捡的孩子;对皇上的忠诚和亲情比一般人更甚。

    立储七人团钦定后很快做了准备,为了保证“七人团”路上安全而且缩短行程,宋太宗和宋琪、吕蒙正、张齐贤、吕端、寇准等人商量后,打算从开封直接走太原,从府州过黄河;而且由禁军都头杨林玉率领100名禁军一路保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