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91章:生意 阅读设置

第91章: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永引着主簿牛先生参观刘家商铺,意图还是推销。

    牛先生说独轮车的价格太贵了,刘永解释说这是独家生意,并且货少,物以稀为贵嘛。其实价格贵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

    刘永又说道:“东西贵不贵主要的还要看它有没有用?用途大小,有用的东西再贵也值。比如说远行带货,用这个车带两三百斤也很轻松,其他的独轮车只能带一半的货,还很累,行程时间也会加长。这个时候就知道我们的车值不值了,正所谓好货不便宜,物有所值才是正道。”

    牛先生听着只是点头,他也不说话,似乎不那么服气。刘永看着牛先生的反应也是暗暗自责,还是怪自己的嘴笨,道理讲不透,事后还要好好地琢磨,能说动客人才是目的。

    刘永继续说:“再比如说军队出征,走的路差不多都是羊肠小道,马车牛车是没办法通过的。这时候我们假定每一什有这么一辆独轮车,把士兵身上带的都放到车上,士兵行路有多么轻松啊?一天走的路程可以更多,并且不劳累。如果有牲畜在前面拉着还可以载更多的货。。。。。。”

    这回牛先生有了兴趣,不等刘永说完,他就接上了话头说道:“是这么回事,兵家说:兵贵神速!军队走得快,行动迅速是兵之大利。好,好!要这么说真是物有所值了!”

    牛主簿未必懂军事,但是作为知识分子,属于常识的东西还是懂的。

    其实刘璎想出独轮车这个产品本来就是瞄准了军用用途,并且切中要害。此时的军队装备极差,就算有财力的军阀也未必想到这个细节,否则不是都成了诸葛亮了吗?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在蜀军北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让史书上都留下一笔你说作用大不大呢?刘璎也是据此才想到生产独轮车的,哪能没有用途呢?

    牛主簿问:“刘总管,现在你们手里有多少独轮车?”

    这是动心了,动了卖的心思。

    刘永道:“二十多辆吧?”说着他转头望向掌柜的。

    掌柜的上前说道:“是十八辆。”

    刘永:“不对吧?这次我带来的就有二十辆呢?”

    掌柜的:“前头的六辆,都卖掉了,新来的二十辆昨天卖掉两辆,所以还剩十八辆车。”

    牛主簿:“你们先别卖了,等我的信儿。”

    他这是要包圆了。

    掌柜的看着刘永,刘永说道:“掌柜的,按主簿大人吩咐办。”

    掌柜的:“是,是!”

    刘永:“主簿大人,冲锋舟呢?。。。。。。”

    牛主簿:“哦,那个小船什么价?”

    刘永:“一百两。”

    “一百两!”

    “是,大人你刚才也看到了,不值一百两吗?”

    牛主簿:“这个要县尊大人去定,你等我的话吧。”

    。。。。。。

    当天下午蒋嘉就过来看货,由于事前派衙役通报了,刘谨也提前过来等候。

    县老爷出行是有规矩的,要鸣锣开道,还有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仪仗很威风。可是蒋嘉去的地方是商铺,摆官架子多有不便,因此他没自找麻烦而是微服私访,只带了牛主簿和两个衙役还都是便衣。

    很显然,牛主簿说动了他,让他迫不及待了。因为他不但是县官更是军官,他手里是有兵的,对于能用于军队的好装备当然上心。

    微服私访就没有太大的惊动,也像普通客人一样到刘家的店里看货。毕竟带了两个衙役,与民还是不同,把闲杂人等都赶出去了,店铺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其他的不太在意,今天要看的是冲锋舟和独轮车。也像其他客人一样,蒋嘉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牛主簿反倒成了主要的讲解员,掌柜的靠边站,刘谨在旁边作陪,刘永也是靠边。

    蒋嘉倒是看明白了,他的士兵要是装备了这种独轮车,不管什么道路都能行动迅速。

    蒙古军队骑兵多,可是南方马匹少,农民的畜力就是牛,并且南方道路狭窄崎岖,不利于马匹奔跑。所以这些军阀的军队里很少有骑兵,基本上都是步兵,当然还有乘船的水军。对于缺少牲畜的步兵来说,适应南方道路的独轮车就显得太重要了。

    这是蒋嘉对独轮车感兴趣的原因。

    这店里太简陋了连个说话的房间都没有,刘谨叫掌柜的找来几个凳子,就在店铺后面的院子里,在一棵大树下的阴凉处坐下来,掌柜的上的茶水也是放在凳子上。蒋嘉是行伍出身倒是也能将就。

    冲锋舟很好,他也很想要,他感到最紧迫的还是独轮车,于是话题就从独轮车起。

    天气热,蒋嘉一边扇着扇子一手端起茶,猛喝了几口,然后看着刘谨说道:“刘先生,你这铺子里的十八辆车我都要了,价钱你总要让一让吧?”

    他还是快言快语,直入主题。蒋嘉敲诈勒索不假,可人家这是生意,一码归一码,基本的规矩还要有的,否则不是明火执仗了吗?

    刘谨说:“车子好坏大人您也看到了,我们定的价并不高,总不能让我们赔本吧?”

    蒋嘉心里直骂奸商,可话不能这么说,谈生意不能撕破脸。他说道:“这可不好,我吴兴可是没少照顾你的生意,我买这么多哪能没折扣?少说要六折,一辆木头小车卖六两你也不少赚。”

    刘谨:“这也太过了,不说别的,这样的一副车轴也值十两,在别处可是没地方买去。咱们买卖不成仁义在,看看别的您能卖点什么?”

    刘家的独轮车主要优势就在车轴上,并且是独家生意。

    蒋嘉心里琢磨,可能自己砍价太狠了。他说道:“我可是诚心要买,你不能赶走主顾啊?八折!总行了吧?”

    刘谨:“唉,这样吧,我让一让,九五,不能再让了。”

    “九折!”

    “好,恭敬不如遵命,我认赔了。”

    单价九两,18辆车共一百六十二两银子,也是不大不小的一笔买卖。

    蒋嘉又问:“刘先生,这种独轮车你们能出产多少?”

    刘谨答道:“一个月大约三十辆吧?”

    蒋嘉:“哦,太少了。不好多出产一些吗?”

    刘谨:“大人,不瞒你说,这车子的车轴不容易,矿场里出产好铁不容易,还有打磨太费工夫。车轴产的少,更多的车当然就造不出来。”

    刘谨所说不全是实话,但是生产轴承的确有难度。其原因在于没有机械加工的能力。

    很显然,此时没有金属加工机床,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等的一概没有。连动力都没有,像什么电动机、蒸汽机,那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

    蒋嘉:“哦,是这样,那你就不要卖给别人了,今后出的车我都包下来了,以后按月送过来就行。另外,你们的冲锋舟我要两艘,这可要多让一点啦。”

    对冲锋舟来说除了破木料成标准型材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别人不是不能仿造。可是别看定价一百两,从造价成本说利润没有独轮车多。

    经过讨价还价和权衡,冲锋舟的价格也是打到九折,就是九十两。蒋嘉要了两艘,合计180两。

    很明显,蒋嘉对独轮车更热心,对船就差。这也是有原因的。

    蒋嘉手下的兵都是陆地上的步军,他有几条船是辅助性的。当然古代军种不是分得那么清楚,上了船就是水军,下了船就是步军。

    他今天要了两艘,一艘交上去,算是样品推荐,另一艘自己留用了。独轮车则主要是蒋嘉自己留用,也会做样品交上去几辆。

    他花的这些钱也是半公办私的,他带的兵不是私人武装,因此军费并非他个人的。可是军阀们往往把军队看成自己的武装,所以钱财上分的不是那么清。

    另一方面,蒋嘉交上去的货,上面要给他拨银子,这就类似于买卖了,他可以从中牟利。比如说,独轮车他可以报价到十五两,甚至更多,这不就赚了吗?

    刘家今天卖出去的这两样货合计三百四十多两,当然这是营业额,利润没那么多。

    还有,刘家的生意不光是上边这两样,大宗的还有箭杆和布匹,也会有不少收入。

    刘家修城墙是做奉献,或者叫挨宰,可是关系好了,生意更好做,损失从生意上补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